第127部分(第2/4 頁)
世界的王者。呵呵。”似乎是想的太美好了,楊銳不由的笑了起來。
“楊,到底是誰教育你的,在我看來你的知道的太多了,而且想法一個比一個新奇,當然,也很有效。”雷奧又一次的問到這個問了無數次的問題,每當楊銳給搞出一些新玩意的時候,他便要這麼問一次。
“書會教給你很多東西,生活也是。”楊銳不敢說是後世發達的資訊給了自己這些知識,只好使勁扯著謊,也不管別人信不信,幸好這個時代離那些百科全書式的偉人還很近,雷奧對此沒有表示完全的懷疑,當然雖然他常常這樣問。並認可楊銳的說法,但卻沒有一點看書的心思,除了在每天晚上給軍校生加課之外,他還是對書敬而遠之,仍然喜歡喝酒。
巡視過部隊冬季訓練後,楊銳又回到了自己的軍長室,說是室其實也就是一個木頭房子,有著腰一般粗的松木橫壘而成的牆壁以及燒著熱炕的地面,因為沒有用油漆,整個房間都是一股松木的味道。辦公室正對著的牆上掛的是一幅東邊道的地圖。上面除了復興軍自己的標註這位,還有整個地區日俄兩軍的分佈情況,當然,為了不洩密,這地方平時都是用窗簾似的棉布遮擋著。只在每次楊銳想到時候問他的時候他才拉來簾子,然後仔細的思考起來——和以前的**絲生活不同。現在地圖代替了筆記本或者手機。像以前楊銳若是沒有筆記本好像丟了魂一般,而現在他每日如果不看地圖,那就要睡不著覺。
他不斷的面對著地圖在想著各種問題,比如,農墾村落的位置、九連城到出海口關鍵地段的鐵路、敵軍進攻時反圍剿戰術的開展等等一切的一切。楊銳現在已經完成融入了這個世界,他現在就像是一顆小樹。不斷的在想著怎麼從因為日俄戰爭而綻開的裂縫了生長——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人員、士氣、組織、軍火、後勤、局勢、運氣這些都制約著自己的發展,像剛才類雷奧的提議是對於復興會是完全有益的,但是部隊計程車氣卻反對這樣做。從去年拒俄運動開始。復興會一直是打著拒俄的旗子才吸引了這麼多人追隨,如果忽然的助俄抗日,那就好像後世在抗戰中忽然投日抗美一般,那是要人人唾罵的,怎麼辦呢?楊銳自言自語的說道。他盯著奉天的位置久久不動,腦子裡卻沒有在考慮這個問題,只是在想如果帶來部隊投靠俄國人,那麼自己應該怎麼打。
良久,楊銳從自己的臆想裡掙脫了出來,他對自己的勤務兵道:“去把劉伯淵和範安叫過來吧。”
在錢伯琮沒有回來之前,部隊的政治工作前期主要是範安在負責,第一批軍校生雖然有政治科的,但是因為軍官緊缺,所以不管學什麼科的都放下去帶兵,直到十一月份軍校第三批畢業,這才在第一期回來的兩個政治科畢業生裡選了一個叫劉伯淵的學生,他為正範安為副,一起負責軍隊的政工事宜。這個學生是江蘇陽湖人,但不知道怎麼楊銳一看到他的名字總是想到劉伯cheng。
楊銳正等著,一會門外便響起了劉伯淵和範安的“報告”聲,兩人都穿著復興軍的棉製大衣,在楊銳的“請見”之後一臉抖擻的進來了。
“新兵的情況怎麼樣?”楊銳問道。
“報告長官,很好!這些木把子很感激部隊收留了他們,讓他們能在冬天前有條活路,平時訓練也很吃苦,命令服從性高,很少違紀行為。”劉伯淵答道。
日俄開戰之後,木把子被日軍斷了生計一直處於失業狀態,因為山東持續大災,回家不成只好呆在東北。他們除了少部分工頭吃喝不愁,其他聽說通化這邊招工有活路,都來到通化新城打算找份活計,但通化這邊也就需要一萬人左右,可這木把子卻是越聚越多,除了臨江縣這邊的,集安那邊的也過來了,一時間通化新城這邊五六萬木把子齊聚,弄得縣令秋老爺一日三驚。有這麼多的兵源,加上自己實力已經不小,有組織的木把子也沒什麼好擔憂的了,所以楊銳在**月份就從這些失業的木把子中招兵了。開始聽說是做鬍子只有少部分人來,後面天氣越來越冷,通化縣施的稀粥越來越不頂餓,很多有些血性不想認命的山東漢子就都從匪了,一個秋天下來,復興軍一共招了一萬兩千多人。
聽到新兵情況穩定,楊銳有些放心了,“新兵的摸底調查做了嗎?他們對日本人和俄國人怎麼個看法?”
“人太多,只做了一半。”這次回答的是範安,劉伯淵才接手,之前的這項工作都是他做的,“但是就眼下看來,對日本人沒有不恨的,畢竟是日本人讓他們沒有了生計。而且那些工頭還說之前的屯在大孤山那邊的木頭也被日本人運走了,去年的工錢也是拿不著了。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