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部分(第3/4 頁)
把;黨國不喜歡。帝國不好用,民國他也不愛,歷史上這民國的三十八年,實在是民族最慘痛的歲月;最後那共和國之稱,因為同盟會的原因,楊銳堅決抵制,所以。商量到最後委員會確定的國號是‘大中華國’,簡稱中國。年號也是遵循老習慣,不用公元多少年。也不用黃帝多少年,只把1912年稱為‘大中華國元年’或者‘中華國元年’。
不表述國家的性質,對於以後借用皇權搞愚民宣傳是有利的,這是楊銳同意的初衷。但宋教仁非要在國號上加上‘民’字。除了和孫汶一樣想防止帝制復辟,還有其他的心思:那就是要讓中國變得和法國一樣,楊銳選上總統之位,而總理另有其人。這樣的結果,玩到最後總統只是個稱呼,內閣和實權全在總理,歷史上民國的府院之爭就來自於此。
楊銳是想朱寬肅成為沒有皇帝名號的虛君,然後權力集中在丞相之手;而宋教仁卻是想楊銳變成一個只有總統稱號卻無實權的象徵。然後權力集中在總理之手。正因為如此,臨時國會一開。他就頻頻講演活動,對外遊說雲南和兩廣的代表,以及各省的省議會代表,對內則準備改組同盟會,幸好大部分議員都控制在復興會手上,而孫汶也不同意同盟會改組——同盟會一旦改組,那控制權就在宋教仁而不在孫汶了,但宋教仁也是製造了不少障礙,使得國會議程進展緩慢。
“現在國會進展到哪一步了?”楊銳皺眉問道,他現在越來越煩這個宋教仁了,“你可要提醒國會那些人,特別是要告訴宋教仁,再過十天日本人就要到北京來談判了,不要到時候連給臨時政府都搭建不起來,那就耽誤國事了。”
“現在正商議到政府架構,這一步完了,那就推選丞相。今天是9月22日,月底前一定可以進入選舉程式。”楊度說話的時候心中捏了把汗,時間確實是夠緊的,七十五人的臨時國會還是太多人了,一個問題不討論個幾天就沒完沒了。
“你知道就好!”楊銳問完關鍵的事情,再道,“日本人來了也不是說馬上就要談判,現在東北水災,那幾個師團都奄奄一息了,拖一拖其實對我們也是有利,你那邊儘快即可。今天留你下來不是因為國會的事情,而是另有他事的。”
楊度抹了一把汗,聞言忙道,“不為國會之事,那是什麼事情?”
“光宗耀祖和封妻廕子。”楊銳很是鄭重的道,“前面幾個不是什麼大事,關鍵就在蔭子。歷朝歷代都是官官相護、父死子繼,唯有科舉方能出頭,可科舉舞弊不說,即使高中,也必定要和權貴之家聯姻入贅,才能身居高位,這弄到最後還是老樣子。而之所以如此,關鍵就在於蔭子,諸多高官的孩子,一出世就是五品六品,等一入仕,有家族父兄為靠山奧援,要出頭就更加快。新國家要想讓局面公平些,那蔭子就要限制,特別現在對有功之人還賜爵,就更應限制蔭子。”
想不到把自己留下是要談這個事情,不過再想到整個國家政府結構都是自己設計的,楊度並不吃驚,而是凝思一會道:“竟成兄,你想怎麼個限制法,你真要限制了,那些有功之人怕是會不滿吧,他們要是不滿,那麼……”
“你說的我明白!”楊銳也是思慮了好久,“完全限制是不可能的,甚至比如烈士,他的後代還要確保其能做官,不然大家擔憂子女,誰還願意為國盡忠。限制主要是對活著的這些人,復興會不是八旗,是復興會。”
楊銳一說到烈士,楊度就笑了,他道:“這清朝蔭子分為三種,一種是恩蔭、一種是難廕、最後是特蔭。恩蔭主要是針對三品以上的文官,還有就是各大王爵;而難廕一般分為陣亡、傷亡、殉節、殉職等;特蔭則是皇帝拉攏親信的辦法,主要還是賞世職、挑選侍衛、賞主事這三種。現在既然沒有皇帝,特蔭完全可以取消,難廕雖有弊端,但還是應該保留的,就是恩蔭比較難處理。特別是有爵位的功臣……”
“恩蔭也全部取消吧,爵位可以世襲,國家百姓也對其尊敬。但會干預到政治的特權就不要再有了。”楊銳一錘定音的道。“難廕應該確保烈士無憂、子承父業,但不能保證官級,比如將軍殉國,兒子可以免試入軍校,但要是沒有能耐,那就一輩子做個尉官好了……皙子,馬上要開復興會代表大會。你把這些東西都整理一下,弄一套方案出來。”
見又有任務,楊度連忙答應。到北京以來。事務越加繁雜,陳廣壽又是去了吏部,岑熾是個出主意陰人取巧的主,所有這些實務性的事情都拋給楊度。也不管他是不是忙得過來。
“我會在那之前做出來的。”楊度點頭道。“不過國會宋遁初那邊實在是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