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部分(第2/4 頁)
新有些詫異,他明白這只是謀劃,心中鬆了口氣,道:“總理大人,那這次召下官來是……”
看了章太炎一眼,見他點頭,楊銳自己心中也猶豫了一下,最後定下心道,“今日所說之事,關乎民族大計,要是漏了半點出去,那不單是你,便是整個國家也要倒黴,楊大人可知曉?”
有些驚異的看了楊銳和章太炎一眼,楊增新暗自吸了口氣,道,“下官知曉,誓守其密!”“那就好!”楊銳也知道他是個穩重的人,當下道,“不出六年,歐洲當有一場大戰,連綿數年,死傷千萬,俄國在此戰中將會支離破碎,一亂便不可收拾。在此情況下,中國早先割出去的那些地方都是要收回來的。中亞諸汗國無主之下,我們怎麼做才是最好的?既要佔地方,又要少得罪當地人,還要和波斯接壤,甚至最好是把疆土擴到裡海岸邊……
反正要求是很多的,當地勢力是一種危險,幾年後重新穩定的俄國是另一種危險,不過新俄國的威脅你不要太管,只要我們佔的地方不是太過分,不威脅到哈薩克腹地,到時候外交上會可以交涉解決大部分威脅的。
你那邊現在有兩個師不到的兵力,這是遠不夠的,以中亞之廣闊,沒有五個師難以控制,要是開戰,軍隊就要更多。為此,朝廷準備從西安開始,修一條西域鐵路,現在選線的工作已經在做了,四年之後就會開工,鐵路將一直修到阿拉山口,但這鐵路畢竟是四千餘里,道路崎嶇,要多久才能修好,是不是能在出兵東亞前修好,就不知道了。”
若不是身在朝堂,面對臨時總理,楊增新只會認為自己所聽到的是天方夜譚,歐洲大戰,俄國內亂,這歐洲大戰有沒有不說,俄國大戰那俄國就會內亂嗎?楊增新心中正反駁間,忽然又聽到楊銳說四年之後將開工修築西域鐵路,心中這才安定下來。“總理大人,這入疆鐵路真的要修嗎?”
“當然要修。”楊銳很肯定,“鐵路第一個要保證的就是國家安全,繁榮經濟是第二個。滿……咳……前清自己花錢修的第一條鐵路是京張線,其目的可不是發展經濟的,根本著眼點還是為了國防。我大中華政府不會比前清還不如吧?”
看著楊增新身上的麻衣,楊銳只好不說滿清說前清,楊增新聞言心中會意,道:“下官不是這個意思,下官認為修西域鐵路是好,也很有必要,但此路綿延四千餘里,戈壁、河灘、風沙、高山,這些地方修路都是極難,如此工程,耗費極大,以現在的國力……”
“連通西域是國家諸多工作的重中之重,光著屁股這路也要修起來!”楊銳揮著手道。“這不光是出兵的中亞的問題,更有穩定西域的問題。四千餘里,最多也就是一億多兩。這錢要是沒有,或者短時間內籌不出來,那可以外借。現在外務部正在和俄國人談判,若是條件合適,可以借俄國人的錢修路。”
楊銳一說借款,楊增新身子似乎跳了一下,俄國人好久以前就蠱惑著清廷。要把中亞鐵路延伸到新疆境內,真要是如此,那新疆就和中亞諸汗國一樣成為俄國的保護國了。現在謝纘泰和俄國人的談判焦點也在這裡:蘭西鐵路俄國是想從中亞往西安修。而中國是想從西安往中亞修,蒙古鐵路也是如此,談不攏的除了借款條件,就是這個修路起點的問題。穩定國家之前。楊銳或許會同意俄國從俄國那端修的條件。但現在國家大體穩定,也就歇了那個心思,對俄借款修路務必從中國這邊動工。
楊銳見他如此反應,笑道,“借款不是前清那樣的借款,要是談不攏那就不談。反正這鐵路最少要修三四年的,在1918年左右就要修通。”
“這,這麼長的路。三四年時間怕是修不好吧。”楊增新見楊銳不是一定要借款,心下稍安。但三四年時間修好鐵路,他是完全不信的。
“舉全國之力,四年時間即使修不到阿拉山口,那也能出了甘肅,進入西域省境。軍隊作戰,糧食第一,彈藥第二,你那邊今年就會籌建小型鍊鋼廠、鍊銅廠、硫酸硝酸廠,等歐洲大戰起,再建兵工廠,到時候彈藥、步槍都要在當地生產。”楊銳說著說著就把話題扯遠,他立馬糾正過來,“該說的就這麼多,你說說吧,如此形勢下,我們和俄國之間如何劃界為好?”
楊增新心思剔透,楊銳斷定歐洲大戰就等於俄國內亂,這其中怕是有中國支援俄國革命黨之嫌;這麼著急要他進京述職只為此事,說不定就在與俄國革命黨談判,要俄國的石敬瑭把前清的失地都還回來,中亞這邊地方也順帶要過來。他不知道楊銳許給石敬瑭什麼,但不管給什麼,中國都是穩賺的,怕就怕俄國的石敬瑭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到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