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部分(第1/4 頁)
陳廣壽給楊銳的電報當然不是‘無夫奸罪’這樣的無聊的事情,上面有兩個事情。一是盛宣懷的鐵路借款案,一是財政金融案。前者是盛宣懷在開國會之前提出的,內容無非是因為大多民辦鐵路公司只開公司只集資,並不修路,所以他想借洋款修鐵路。想法是好,但是阻力極大,而且鐵路民辦又是光緒之前許可的。而且又有通化鐵路公司這麼一個好例子,關內關外修了有一千多公里的鐵路,所以在開國會之後。盛宣懷的這份鐵路借款案被議員駁回了。在坐計程車紳,比如四川、湖南、浙江、廣東,這幾地的議員都在鐵路公司裡都有股份的,自然也就拿著鐵路公司資本金的放貸利息。鐵路一旦修了。自己股本不但要添進去,利息也沒得拿,這事情怎麼會同意?所以他這個議案一提,就被否決了。鐵路的事情被否,倒是不出盛宣懷意料,不過現在這個形勢他也沒有辦法。
鐵路之事之後,便是財政金融案。1906年全國的財政收入為一億八千萬兩,但是支出呢。則在一億九千萬兩,加上庚子之後的虧欠。財政赤字幾近四千萬兩' 注2。而按照內閣計劃,不說其他,就是陸海兩軍的費用就比前一年增加了一千五百萬兩,這其中有一千萬兩是用於新軍擴軍的,除了禁衛軍兩個鎮之外,其他都用於滿蒙新軍,其他各省的新軍暫不編練;另外的五百兩則用於海軍,這是新任海軍大臣載洵提出的海軍七年規劃,計劃七年時間投入五千萬兩重建海軍,其中三千五百萬兩從國家預算裡出,每年五百萬兩;另外一千五百萬兩從內廷用度里扣,每年兩百萬兩。
建軍就要花錢,再加上辦新學、修鐵路,建巡警、興實業,1908年的預算為兩億三千萬兩,比06年多了四千萬兩,多了就多了,錢總是要收上來的,是以田賦、鹽稅、厘金、這幾個大頭都是要想辦法增收。除了加稅,還有一個則是進行幣制改革。
04年的時候美國人精奇就建議中國由銀本位制,改為金匯兌本位制,但是湖廣總督張之洞極力反對,其理由一為,幣改為外國人主導,是洋人控制大清財政的陰謀,其二則是對金匯兌本位故意裝做不解,質問金銀比價定位1:32是否可以保持不變。其中最大的奧妙在於,一旦國家幣改,則全國各地的鑄幣廠都會被度支部接管,每年一千八百萬兩' 注:3的銅元盈利將完全失去,作為全國最大的武昌造幣廠,其盈利是極為豐厚的,所以張之洞極力反對幣改。同時,如果進行幣改,很多陋規帶來的收益就失去,比如收取田賦,百姓一般都是繳納銅錢,按照時價,一千四百文等於一兩,但縣官收稅的時候,則強制定為兩千八百文為一兩,再加上慣有的火耗,對於各地的大小官員來說,這是一筆巨大的收益,所以當年精奇的幣改因為地方的集體反對而被慈禧作罷。
慈禧作罷的事情,光緒卻並不認輸,現在的計劃和以往的銀本位換金匯兌本位不同,其還是持銀本位,不過不再是張之洞所極力主張的一兩制銀元,而是將鑄造七錢二分重的銀元,同時禁止各省擅自鑄幣,只有天津造幣總廠、湖北、江蘇兩地分廠有權鑄造‘大清銀幣’;而銅元,雖然在05年就嚴旨不得濫造,但現在越發造的泛濫,故此,銅元的鑄造權也收回中央,由天津造幣廠和湖北、江蘇兩地分廠鑄造;最後就是紙幣,度支部嚴令各省官商行號未發紙幣者不準發行,已發行者應逐漸回收,並提供一定的儲備金,以備隨時核查。
整個財政金融案,除了加稅就是和各地督撫和錢莊搶奪鑄幣權。加稅議員們沒有意見,但是鑄幣權被中央回收便很有意見了,不過在否決了鐵路借款案之後,劇烈討論之下財政金融案最終還是以被一百〇四票對九十六票透過。
楊銳看完電報,問向陳廣壽,“行健那邊有沒有來電,還有滬上那些錢莊銀行是什麼反應?”
陳廣壽早就明白同一類的電報要放在一起, 此時見問便搖頭道:“沒有滬上的電報。”
“那就發一份過去。滬上那邊不可能沒有反應的。”楊銳說道。
陳廣壽發完電報,但是滬上那邊卻沒有回電過來,在第二天下午。滬上的張坤才回了一份電報。電報上他說當統一幣制的訊息傳到滬上之後。諸多錢莊都有反應,但是並不劇烈,這些錢莊其實並不發行紙鈔,而只是發行莊票。這種莊票其實就是溝通華洋的工具,進口洋貨銀錢不足,則用莊票,洋人見莊票則放貨。華商運至內地賣貨之後則把借款換給錢莊;出口商人要賣貨給洋人,收到支票後去錢莊兌換為莊票,憑此票可以在異地通取。這種莊票,說到底其實就是後世銀行的貼現票據。
說完滬上錢業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