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第3/4 頁)
字率低的嚇人,楊銳很想不通後世那些宣稱滿清識字率百分之幾十幾十、民國的識字率比清朝還低的段子是怎麼編出來的。他只瞭解,按照復興會一年來的統計,四萬萬五千萬人最多隻有兩百萬人識字,按人口算還不到百分之零點四,就是這樣這裡面還有很多是舊學的秀才之類,真的要算大、中、小學堂的學生,五十萬都沒有,在這麼一個人才的荒漠裡,要建設新中國,等於做夢!
“雅雨兄,這邊教育成本如何?”楊銳思緒飄遠了一會,很快又回來了。
“成本?”白雅雨並不驚訝,成本核算在復興會是基本常識,任何部門都要做成本核算,他想了一下道:“校舍這塊,小學堂、中學堂花費最少,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很多地方都會把祠堂、寺廟捐出來做校舍,就是大學堂貴,去年法政學校初建的時候,買地建房花了十萬兩,這太貴了。”
到現在白雅雨都感覺花那麼多錢去建一個只有幾百人的大學堂很不值得,這太費錢了。楊銳笑道:“這個錢要花,學校以後更變大的,到時候幾千學生、幾萬學生的時候,雅雨兄就不會認為錢花的不值得了。”
“就像滬上的同濟大學堂一樣?”
“是。就像同濟一樣,花了三十萬兩,現在還在建。”楊銳的大學教育觀念完全出乎蔡元培他們的預料,小學堂、中學堂不講究,一旦到了大學堂毛病就多的不得了,又是圖書館、又是大操場、又是行**,又是公寓樓,花錢如流水一般。
白雅雨暗中乍舌,跳過此節,繼續道:“除了校舍外,就是日常開銷了,其中最大的應該是學生的吃穿、還有老師的薪水。關內的糧價頗高,一個學年兩百七十天,大大小小的學生平攤之後,需糧兩石左右。按照關內的糧價,即是不一定全吃米麥,加上菜金也要六兩一錢到二錢,加之今年日俄開戰,糧價漲了不少,這伙食費怕是要過八兩了。至於穿。按照規定是每兩年需洋布土布各半匹(注)、棉花兩斤半,這裡要一兩二錢,每年六錢。”
說到這。白雅雨道:“校服雖由工廠做好,可最後棉襖裡的棉花老是被學生的家人偷去。”
“為什麼要偷棉花?”
“我們給學生髮的棉襖都是新棉花,學生家長們要麼是家裡買不起棉花,想給其他孩子也做個襖子,要麼就是覺得兩斤半棉花太重,拿掉一些也沒事。”白雅雨說完就是嘆氣,因為學生都是免費吃住。還有衣衫襖子發,第一學期開學還不知道,第二學期開始一招生的時候學堂擠滿了人。七村八莊的孩子都被大人帶了過來,學堂入學考試極嚴,不講家世只看才智,加上總會有過決議。即貧家的孩子不得低於八成。於是很多窮苦人家的孩子自然入了學堂。學堂不管窮富總是對學生照顧很是周到,這就使得學生常常會把學校裡的東西帶回家去。這個事情很多時候不好處理,學生帶的是屬於自己的東西,而他們這樣做更是基於親情。
楊銳想了想道,“這個事情下次開會的時候再討論吧。學生的伙食和衣被都是經過實驗計算的,減少了會對他們的成長不利。我們辦教育就是相當於救人,手中錢少,只能救少數人。但既然救了這些人,就要愛護好。不要因為沒吃著、沒穿好半途給………還是到時候商議吧,實在不行獎學金增加一些布匹、棉花什麼的。”
此事說過,兩人心都是沉重,教育會每年一百萬兩經費看著很多,其實完全不夠用,即使加上士紳們的募捐,最多隻能救二十萬名學生,這二十萬再算上平攤到每個年級,小學堂、中學堂,算十年讀完,一年最多也就只有兩萬畢業,著實太少了。
“教師怎麼樣?”沉默間,楊銳問道。
“教師都是滬上派過來的,每人每年八十兩,不算低了。三十個學生一個老師,再算上書本、文具、獎學金,一年這裡就要三兩一錢。這樣總共算起來九兩八錢,每年每人。”
“九兩八錢每人每年,這個要比遼東那邊貴一些。不過關鍵是那邊的糧食便宜,麥子也才一兩**錢,高粱就更便宜了。只是……”楊銳還是搖頭,“再便宜也運不到內陸啊,到時候運費都要比糧食貴。還是先這樣吧。”
成本說完,楊銳又道:“光顧說成本,我還不知道現在華北這邊有多少學校,多少學生呢?”
這是白雅雨一開始就想彙報的,只是被楊銳把話題轉到成本上去了,他道,“現在有大學堂一所,學生八百人,中學堂十所,學生八千多人,小學堂二十所,學生三千多人。學堂大小共計三十一所,學生共一萬三千一百人了。”
“怎麼中學堂比小學堂的學生多這麼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