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第2/4 頁)
魂落魄,如今立憲風氣,光緒的聲望一時間無兩,更不要提洋人對他的支援,這個時候他再出山,民心士氣都在頂峰,他還能怎麼樣,帶兵殺進北京麼?!
“嗯。你去辦吧。”袁世凱好半響才回了這麼一句。
楊士琦見他答應,立馬寫好電報,讓袁世凱過目趕緊讓人出去辦理。而他在忙活的時候,心中不由的冒出一個主意。
“宮保,小恭王傅偉似乎和載貝子自小關係甚好。”
“是這樣的。”袁世凱品味這他話裡的意思,無神的眼珠子似乎能看見些東西了。
“若是……”楊士琦忐忑著,直到最後才道:“若是小恭王能榮登大寶,那咱們北洋可就是過了此劫。”
楊士琦說的事情可是石破天驚,袁世凱“嚯”的一聲又從椅子上跳了起來,急道:“這……行嗎?”
“只要做就行了。要解今日之局,當有上中下三策,上策就是取而代之,可讓小恭王傅偉,或是貝子傅倫上位;中策是速開國會,借立憲實行英國虛君之制,把權力都放在內閣,屆時即使光緒在位,他也不能做什麼了;下策則是……”楊士琦斟酌著,袁世凱見他如此,喝道:“講!”
他最後決然道:“知會宮裡面,”他做了一個砍的姿勢,再道:“然後趁亂起兵,或是控制朝局,或是取…而…代…之。”
袁世凱一聽,立馬道:“下策絕不可行,列強環視,民智漸開,誅殺光緒,我還有什麼臉面在朝堂立足?麾下那些官兵又如何肯服我?既然我可以起兵叛亂,那是不是段祺瑞、馬龍標、張永成他們也可以起兵叛亂?中國之事,素來是名不正則言不順。此策休要再提!”
楊士琦趕緊點頭稱是,其實他這也是想試探試探袁世凱的心性,若是他真的取了下策,那自己可就要另圖他就了。“既然取上中兩策,那就要用陰謀叛亂的名義,先把京城控制起來,即便小恭王上不了位,那也可以讓慶王爺執掌朝局,馬上宣佈馬上召開國會,”
若說以小恭王傅偉替代光緒是陰謀,那麼虛君立憲和速開國會就是陽謀,只要是一開國會,那麼士紳們就滿意了;而督撫們——前幾天編纂官制的會議上,鐵良等人的意思是裁撤總督一職,而袁世凱的意思是廢軍機處,一旦開國會那麼督撫不動,他們也會滿意的;再就是洋人,對洋人……袁世凱想到這茬,道:“不管怎麼樣。這事情還是要洋人支援啊。”
“宮保,洋人在乎的無非是權益而已,屆時讓出利益。他們一定會沒有意見。現在關鍵就是調兵入京城。”
政治是沒有國別的,有的時候洋人是強盜,可有的時候洋人又是牧師。現在北洋生死攸關之下,洋人早就由扛槍開炮的強盜,變幻成可親仁慈的牧師了。袁世凱能到今天的位置,這一些早就融入骨髓了,他此時仰著頭思考片刻。道:“哎,當初為了討好老佛爺,把立憲定了十二年。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他感嘆之後又道,“讓天津的巡警入京吧,槍械也裝過去。還有,查查光緒在哪。是在京城。還是在頤和園?”
楊士琦把他說的記下又道:“良臣那邊怎麼辦?要不要派人過去?”良臣就是趙國賢,他現在是北洋第六鎮統制官,而第六鎮就駐紮在北京南苑,此處離紫禁城二十里,離頤和園五十里,一旦局勢有變,可是能馬上控制京畿的。
他說這話之前,其實袁世凱也在想第六鎮之事。今年正月的時候,王士珍被撤職。之前的宿衛營統領趙國賢兼任第六鎮統制。這人雖然是河南人,但是腦子裡卻完全是忠君愛國之念,要說服他做禁門之變怕是很難。而即使趙國賢同意,下面的兵士也不敢作此行徑,世人都說這北洋是袁世凱的北洋,可卻不知道北洋官兵對自己並不忠心,大的頭目還好,一到下面那些隊、排、棚那就不帶這樣了,越是沒文化的兵越是不會亂想,革命思想是沒有了,但“保皇忠君”卻一大片。袁世凱想到此節,道:“找良臣就不如找肅王。現在步兵統領雖然是那桐,他也很有可能會站在我們這邊,可那兩萬多巡捕現在全轉為巡警,都歸肅王管著,要想在京中有所作為,他這一關是繞不過的。”
京中最大的兵力就是步兵統領衙門下的兩翼五營,之前沒有巡警還好,自從那肅王善耆任過之後,加上革命黨吳樾之事,那些個巡捕就都轉為巡警,巡警部尚書雖然是徐世昌,但下面的官佐還是肅王善耆的人;
“肅王那邊怕是很難啊。”楊士琦搖著頭道:“聽聞這肅王和海外的康梁可是有聯絡的。”
“再有聯絡能怎樣,他無非是貪一個權字。現在這光景,就直說國會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