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部分(第3/4 頁)
廠代銑齒輪,車削加工則是自己做。現在每月能產十臺機床,每臺賣一百二十塊,大約有兩成的利。另一家是源茂機器廠,廠主是馮財運,早年是漢陽兵工廠車床領班,他做的也是車床……”
虞洽卿說的車床只是舊式的車床,並且這也只是個車床架子,車刀還是要進口外國的高速鋼,但如此簡陋之下能生產出舊式車床也是很難得了。楊銳心中讚許時已在眾人的簇擁下走到了展覽會現場,一排機器擺在那裡,上面的廠名、機器名稱全都一目瞭然,這忽然間讓他想起後世在滬上上班時常常參加的醫療裝置展會。最新入眼的是求新造船廠的裝置,朱志堯造船廠不在這,也不知道怎麼搶到的這個位置。
“這是……”楊銳看著第一個奇怪的機器,“是碾米機吧?”
“大人高見……”本在身後的朱志堯立即擠了上來,他是想自己來解說:“這是本廠神武前三年發明的碾米機,賣了七十多座,開始是配蒸汽機的,神武前一年又覺得蒸汽機不方便,開始配本廠自造的八馬力半火油引擎,靈便迅速,功效益曾。每晝夜耗火油三十斤,可碾米一百三十石……連引擎售價一千五百元,也賣了七十多座。”
朱志堯把開國前的機器搬出來,為的是彰顯求新機器廠的技術水平,楊銳見他如此,故意道:“朱總辦把以前的機器拿出來,莫不是想說前清的東西比我大中華好?”
“啊!”朱志堯臉色頓時發青,他沒想到這事情還能這樣想,頓時啞口無言,旁邊虞洽卿看的只是暗笑,只覺得這姓朱的太愛鑽營了。
楊銳本是想嚇嚇這個人。其打破常規出一萬兩拍自己的書稿也太會拍馬屁了。“朱總辦,我是開玩笑的。你不必往心裡去。即便有人說大中華不如前清,也是無罪的。”
楊銳如此一說。朱志堯的臉上頓時由青轉紅,但說話還是不利索。“大人…大人…真是宰相肚子裡能…撐船,是鄙人太過……”
“好了!這只是一個玩笑,以後若有官員如此對你,對諸位,那可以告訴我,也可以告訴督察院。技術就是技術,實業就是實業,沒有什麼前朝今朝的。”楊銳朗聲道。旁邊的諸人頓時鼓起掌來。他等掌聲停歇。再笑著問朱志堯:“朱總辦,通化柴油機廠的柴油機也是有十馬力的,你這邊為何要自造火油引擎?”
朱志堯此時才知道剛才總理大人是開玩笑,不過他驚魂雖定臉上還是白的,見楊銳再問卻很小心的答道:“回大人,本是想用柴油機引擎的,畢竟柴油只要十八兩一噸,而火油要四十五六兩,可能買到柴油的地方還是不多的。有些偏僻所在,只有火油沒有柴油,所以很多商家要火油不要柴油。再則……再則是柴油機通化產的柴油機雖然優於洋貨,但價格也和洋貨相當。每匹馬力要一百兩到一百二十兩,自造火油引擎只要六七十兩,所以……”
“原來是這樣。”楊銳頓時明白了其中的原委。煤油在美孚數十年的經營下,已經深入中國每一個鄉村。而柴油從來都是工業用、機器用,需求量少自然銷售範圍就窄。再則是柴油價格只有煤油的三分之一。使用成本便宜,那自然購買成本就要高。
“朱總辦,求新廠還製造引擎?”楊銳之前對求新的印象只是他造了幾艘還不錯的船,卻不知道這廠還能造引擎。
“回大人,本廠除了柴油機,什麼引擎都造,船用的單火膛汽鍋、雙火膛汽鍋、臥式汽鍋、立式汽鍋、火油引擎,這些都是造的。馬力最大是五百馬力的雙火膛汽鍋,配置於大新、朝陽、新泰各輪之上。”朱志堯道,他此時才覺得腿不打抖。
“那蒸汽機每馬力要多少錢?”楊銳問道。他想讓李子龍回去給自己列給表,對比每一種引擎的購買成本和使用成本。為政日久,他對這些市場資料倒是不知道了。
“回大人,蒸汽機馬力大致在十五到三十兩左右。”朱志堯答道。他很好奇楊銳為何問這個。
“哦。十五到三十兩……柴油機是每匹一百到一百二十兩……”楊銳回頭看著李子龍道,“你記下來吧,回頭把這些引擎做個不同成本的對比。”
楊銳交待完,前面卻是一些求新造的榨油機,不過這些都是1905年左右裝置了,之後整個東亞的榨油裝置都被通化壟斷了。正要遠離求新展臺時,一副特意放大的照片讓楊銳停下了腳步,他問道:“原來安徽鐵路公司的客貨車是求新造的啊?”
“回大人,正是本廠所造。”朱志堯答道。其他農機賺的都是些小錢,鐵路上用的客貨車箱才是大頭,比如頭等客車車廂,一輛就要四五千兩,便是最便宜三等車,也要兩千兩。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