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部分(第2/4 頁)
陸軍又被我們圍殲,那麼他們的立場就要重新考慮了。”楊銳道,這是他最近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先生是說兔死狗烹嗎?”徐敬熙說道。
“嗯,是這個意思。”楊銳道:“所以我一直在想,怎麼在勝利的情況下,又不給日本海軍以致命打擊。日本衰弱了,那我們對於美國就沒有太多的價值了。國家的經濟、工業都很落後,這就勢必要依靠某一個強國幫助,有強大日本時美國會幫助我們,可沒有強大的日本了,那外交形勢就又不一樣了。並且,歐洲那些國家之所以反對日本侵佔我們,就是害怕看到在遠東出現一個龐然大物,可當我們自己就變成一個龐然大物的時候,那我們的就將徹底的被孤立……”
楊銳有些自言自語了,對日戰爭他認為是一定能贏的,可是如何處置日本,很讓他為難。不嚴重的削弱日本,那麼戰爭是不是能勝利不說,他更擔心日本沒英美收買,中國變成後世的格局;而把日本打趴下,那中國的外交形勢將立變,國際上將變得很孤立。當然,一戰結束之後還有兩個國家也很孤立,一個是蘇聯,再一個是戰敗後的德國,這兩國楊銳都是想交好的,那怕一戰永遠是中立國,他也要贏得德國人的好感,使得雙方在戰後緊密合作,至於蘇聯,那是一個人口一億多的大市場,與之交好不但北方安全,還能發展經濟。
對日勝利後,與英法美等協約國的矛盾是緩和處理,還是尖銳處理,楊銳很拿不定主意;對德假設宣戰的話那如何圓轉戰後的關係,他也一時間想不到辦法;還有一戰到底出力多少,中國在戰後才能有一個寬鬆的環境,這他現在也把握不了尺寸。反正,對日作戰不只是中日之間的問題,還涉及到整個遠東的局勢,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在戰爭中調整了。
楊銳的話說完徐敬熙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按照德軍的傳統,參謀部並不負責那麼高緯度的戰略問題,雖然因為雷奧的存在,中國的參謀部還沒有完全墮落到德軍參謀部那樣,不問政治,甚至要求政治配合戰爭,但軍人不問政治的習慣還是深植在復興軍當中。
看到徐敬熙沉默,楊銳只好道:“還是接著說下面的事情嗎?是不是該說軍官的事情了?”
“先生,還有這個沒有沒說。”朱履和拿著一幅簡易航母的圖片道。“我們準備委託伯利恆公司生產兩艘簡易航母。航母排水一萬兩千噸,馬力三萬匹,最高航速二十五節。這將超過日本大部分主力艦的速度,但與其新造的金剛級無畏艦相同。而艦載機在折翼的情況下可以搭載二十二架,總個航母的造價初估是八百萬兩。”
簡易飛機航母是楊銳提出來的,他主要是擔心自己封鎖日本的海路,日本也封鎖自己的海路。廣州的出口是最後的保證,但如果滬上這邊也能出去那就更好。岸基魚雷轟炸機只有六百公里的航程,能警戒的範圍只有一百五十公里。在這一百五十公里以外,將有航母負責保護,而航母本身的保護。則由岸基飛機負責,也就是兩個一百五十公里,從滬上衍伸出去的三百公里都將是安全的。當然,三百公里以外日本還是攔截商船。他就沒辦法了。制海權靠岸基飛機、潛艇、以及簡易航母是不能完全解決的。
“兩艘太多了。”楊銳說道,他只感覺隨著戊計劃的展開,需要的資金越來越多,特別是海軍,簡直是花錢如流水。“先訂造一艘,就當作試驗用好了。”
朱履和聞言一怔,道:“先生,只有一艘的話。那麼能保護的範圍就很有限了。”
“有限也沒有辦法,貿易封鎖這主要是看美國人是不是支援。”楊銳說道。“就我們那十萬噸商船。保護不保護沒有差別,全部用在長江和沿海還不夠。再說,一艘萬噸左右的軍艦我們可以藉著秘魯政府的名義訂造,可要是一下子訂造兩艘,那智利政府就要不安了。到時候南美局勢緊張,那邊的人還怎麼訓練?還有,現在海軍太花錢了,這麼下去,財政要支援不了的。現在登島作戰的預算還沒有報上來,等這塊補上,那麼預留的預算也就光了。”
楊銳開始限制預算,徐敬熙朱履和聽後都很是慚愧,現在不說幾十萬,就是幾百萬都不能讓總參、總後眨眼,軍費可是以千萬、萬萬計的,這幾萬萬兩就這麼投到軍隊上去,真不知道值不值。
楊銳看著臉紅的他們,說道:“航母太新了,很多技術都還不成熟,我那些想法也沒有透過驗證,所以不能一次性的把錢都丟下去,造一艘就夠了。實在不夠用,戰時再由江南局改建商船也是可以的,把上層結構去掉,也建成全通甲板,一樣可以讓飛機起降。整個對日作戰計劃不要定那麼死,沒有什麼能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