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衡是有難度的。這下輪到楊銳發愣了,虞輝祖幾個旁觀,倒是沒有打擾,相處久了就知道這個傢伙又在想什麼賺錢點子了。
楊銳從火柴想到香菸,從香菸想到打火機,再從打火機想到香皂牙膏,就這麼一個接一個的在腦子裡過了一遍,然後回過神來了,對虞輝祖他們說道:“我們還是要找一個大地方啊,最好是建一個工業園。而且最好要解決稅務問題,以後可要交不少稅。年後我們要讓布朗和會計過來商量,看看怎麼樣才能少繳稅。”
虞輝祖點點頭,鍾觀光說道:“要找大的地方要是在租界就只有到楊樹浦那邊,要不在租界裡的話那就只能到浦東。”鍾觀光最近在找地方,對地面很熟悉。說完拿了張地圖出來。指著外灘對面的洋涇道:“這裡是有碼頭的,地方要大的話這裡可以。”
楊銳一看傻眼了,這不是陸家嘴嗎,現在都還是荒地,好吧,這地方寶貴,先搶佔了吧。又一想感覺不對,化工企業這麼大汙染,而且還隔了條江往來不便,還是到黃埔江的下游去吧。浦東這塊就先看著,以後有錢多就買過來屯著就是。但再看美國租界那王八德行,沿江地段從外灘一直佔到復興島,此時的復興島只是一些灘塗,根本不能使用。如果要建碼頭的話那麼就要一直向北,一直到後世的翔殷路隧道才能有碼頭,貪吃的美國佬,把好的河岸都佔了。看來只能到浦東去了,楊銳又把眼光轉回了陸家嘴,可忽然想到這邊租界是有自來水廠的,就問道:“你們知道自來水廠在哪嗎?”
虞輝祖答道:“聽說在楊樹浦那邊,沒去過。”楊銳一聽,又是一句國罵。天殺的王八蛋,逼的老子沒地方選了,最後目光只能留在後世楊浦大橋和高橋石化,他記得高橋是有個石化的,看來人家也是逼在這裡啊,而且這裡是個轉彎處,水深適宜,輪船進港順暢,不會像外灘一樣,要小船駁運,浪費人力,增加成本。楊銳看著地圖,學著後世偉人的模樣,大筆一揮在高橋畫了一個圈。
;
第二十四章 陸行上
第二天,鍾觀光陪著楊銳一起去高橋看看,虞輝祖和虞自勳都回家了,鍾觀光本來也是走的,但是見楊銳要去高橋看看,就把船票改成晚上的,兩人在理化傳習所找了兩個在家滬上的學生帶路,一個叫程廣順,是滬上洋涇人,一個叫陳時克,家住南市,祖籍卻是廣東那邊的。上午八點的時候,他們就在蘇州河上找了條小船,這時節還有很多船戶不回家過年的,密密麻麻的停在蘇州河兩岸。對於他們來說,船就是家,家就是船。談好價錢之後,船老大麻利的收拾好前倉的東西,請四位老爺坐,自己的婆娘和小崽子們就趕到後倉去了。臨近過年,能有個不錯的買賣那就等於除夕能多喝兩碗酒,多割兩斤肉了。
船老大正忙活著收拾好了,正準備開船,楊銳卻看著他,只覺得眼熟,半天之後才想起個人來了,就是自己到滬上的第二天拉車的那個叫……,叫王老三的。楊銳拍怕王老三的肩膀,說道:“王老三,你好啊。還記得我嗎”
王老三放下手上的東西,回禮道:“回老爺。俺還記得您。”
楊銳奇怪了,我就這麼惹眼嗎,就問:“我這麼好認嗎?”
王老三到:“老爺穿的和平常人不一樣啊,頭髮也不一樣,又高,我一看就認識。”
楊銳笑了,想想自己的打扮還真是比較惹眼的,真不是什麼好現象。這時王老三已經收拾好了,直接就開船了。這船也就是個十米長的木船,但是在蘇州河的上甚是靈活,幾下就進了黃浦江。臨近過年,黃浦江上船來船往的,非常熱鬧,小船在大船的間隙裡遊過,輕盈的像一條游魚。
來到這裡三個月了,這是第一次離開租界,楊銳在船上看著外灘離去,心裡微微的有一種慌亂。他本來就是一個慢熱保守的人,剛來這個時代的茫然無措,是在租界裡慢慢適應過來的,這便讓他對租界有一種無可言狀的依賴感。
船行漸遠,江岸白雪皚皚,白sè原野之上隱隱的能看到一些村落,黑黑的落在遠處,村落裡能看到一些模糊奔跑的人影,並不時傳來“叭叭、嘣嘣”的鞭炮聲,太陽早就升的很高了,可是卻感覺不到什麼暖意,江上的冷風也從船篷裡吹進來,雖然王老三在後頭拉了個簾子,但是還是無濟於事,楊銳穿這一件他帶過來的最厚的衣服,一件藏青sè的大襖——是一件高階工裝,做的很jīng致,穿起來也非常暖和,把豎起領子,把拉鍊上來,帶上帽子,要比一般的圍巾好用。
不到半個小時的功夫,就到了一個江邊的小鎮,此處因為黃浦江轉彎,江面忽然變得很開闊,鎮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