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頁)
國家感謝黨。
見虞自勳接受了先進理念之後,楊銳就開始和他一起想剩下的未做完的細枝末葉的時期了,比如徽章、旗幟、接頭暗語、入會考察過程、宣誓詞等等等等。兩人一直說到晚上,直到汪允宗通知去赴宴才戛然而止。
當天的晚宴是林長民幾個作陪,言談間就多聊了些閒話,汪允宗素來和楊銳關係良好,加上上次的“雷鋒行為”,更是好感倍增,見留學生關注朱老爺之際,找到空子也幫楊銳張目了,他說道:“諸君,竟成乃我學社之西學先生,與枚叔兄並稱東西大師,其遊歷歐美十數年,對西學尤jīng,滬上商務印書館已出其著者多部,rì本大書社金港堂也買其版本以為rì本大學之教科書,並邀請竟成到rì本大學講學,竟成因為在學社教學是以婉言謝絕。”
此話一出,包括朱老爺在內的眾人皆驚,楊銳則是臉皮厚厚微笑了事。須知這年頭都是把rì本的書往中國搬的,從來沒有聽說過中國有書往rì本出的,是以非常吃驚。林長民嘆道:“楊銳先生如此年輕,可謂真人不可貌相。”復站起深深一揖,並說道:“楊先生有禮了。”楊銳趕忙站起回禮,雙方談話漸多。問及楊銳是林西安康人,說道:“留學生裡頭好像也有林西安康人,似乎謝曉石就是。”
楊銳想不到在這rì本還能遇見同鄉,大感意外。要知道就是在後世安康也是一個內陸城市,不常常見於報端,而且經濟較為貧困,教育落後留學者就更加少了,而現在清末新政初期,留學生本不多,在這本不多的留學生裡還有連後世都稀少的留學生,還真是少見。林長民見楊銳頗為嘆,於是說道:“先生周遊歐美多年,怕是少會鄉梓,少聞鄉音,明rì我讓他來先生住處請教可好。”
楊銳見他一片好意,又感覺這兩世相隔還能在東京遇見同鄉實在是緣分,也就點頭同意,並講自己的地址告訴林長民。當晚聚餐結束,眾人就一一回了住處。晚上繼續和虞自勳補充復興會的細節之外,還聊起留rì學生的情況。
;
第五十六章 青年會
留rì學生是在光緒二十四年前後才有的,前期都是官費為主,在朝廷宣佈新政建新學之後才有了自費生,人數也多了起來,學生主要來自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廣東等地,各地都有學生同鄉會,甚至還辦有一些報刊,比如江蘇、浙江等,這些報刊都是講救國的,但是從來不說排滿言論。學生本有一個團體叫做勵志會,其宗旨是“聯絡感情、策勵志節,對國家別無政見”,後來在中法戰爭時,又有廣東籍學生懼怕朝廷割讓廣東給法國,是以發起廣東dú lì協會,主張廣東脫離清廷,宣告dú lì。再後來就是去年由章太炎、秦力山、馬君武等發起“中夏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打算在明崇禎皇帝忌rì祭奠,此舉影響極大,但是被清廷聯合rì本制止了。此事之後,勵志會分為兩派,倡言革命者組建了青年會,與其他諸人分道揚鑣了。
楊銳聽的很仔細,看來東京這邊革命形勢也不好嗎,報紙都不敢說排滿還革什麼命啊,又追問這青年會具體情況,虞自勳道:“這青年會具體情況沒有打聽到啊,我是假裝要留學,就到使館去詢問,找了個熟知內情的管事的,說是想來留學,但是又擔心這邊有革命黨,怕被其裹挾革命,所以來打聽留學生之詳情。那管事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只是對青年會還是知其名,不知其實啊。還有件大事就是在今年元旦之際,不顧有清廷貝子和駐rì公使等在場,有學生馬君武、劉成禺等當眾釋出排滿言論,後被清廷開革。”
楊銳聞言還很是吃驚,這就相當於在zhèng fǔ新年團拜會上當著領導的面打耳光啊,但是這兩人還是年少衝動,並且對革命認識不足,是以不想聯絡。當下還是以青年會為主要工作物件。說道:“明rì我的老鄉要來,我私下打聽打聽,看他會不會說什麼。”
翌rì上午,就有一學生求見,楊銳忙起身吩咐相請,自己也到門口相迎,來者是一個rì本學生服打扮的學生,帶著一頂學生帽,臉上稚氣未脫甚是年輕,見禮之後,楊銳用家鄉話:“實在是有緣,能在東京碰到老鄉。”
謝曉石卻很是驚異,因為這和他的家鄉話不同,腔調大異,兩人細究之下發現原來兩地一個在林西南面,一個在林西北面,清末的安康應該是省城這邊的建昌、安義等地,而楊銳所言的安康在清末應該是南安府所轄,真是個大誤會,間隔百年地名殊異。雖然如此,但是兩人還是詳談甚歡,再怎麼說也是一個省的,這林西在宋朝的時候是人才輩出的,到了這清朝就很式微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