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3/4 頁)
重複)。我採用的便是第二種,而那首‘滾滾長江東逝水’則是第三種格式。”
荀粲詳盡的解釋幾乎讓所有的人都lu出的敬佩之sè,這公子榜首不僅琴藝、棋藝jing通,而且還如此博學多才……
這時荀粲見諸葛芸面lu赧sè,不由又用十分謙虛的口wěn說道:“當然,我之所以採用第二種,而不是採用第三種,那是因為一時間無法按照第三種的格式填詞,於是就取了個巧,便採用第二種了。”
諸葛芸的臉上再也沒有任何不服的神sè,心中對荀粲才華的佩服簡直難以言喻,她向荀粲深深作揖,無比敬佩道:“不,我剛剛之所以認為格式不對,只是找茬而已,因為你這首《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實在太過完美了,小令下闕‘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可真是讓人覺得柔腸百轉,荀八叉之名,令小nv子心服口服。”
聽到諸葛芸自稱“小nv子”,作為她父親的諸葛亮差點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聽,他這時在心中微微一嘆,望著荀粲的目光像是在看自己的nv婿一樣,多少年了,終於有一個男人可以降服這個令人頭痛的魔nv了……
當然,令諸葛亮最滿意的還是這荀粲十分謙虛的態度,剛剛譙周lu出的嘲諷神sè,諸葛亮自然注意到了,他雖然心中微微不悅,但也不能多說什麼,事實上,像詩詞這樣的小道,也只有真正鑽研它的人,才會去注意一個詞牌名有幾種格式,諸葛芸平日裡幾乎都將時間huā在了修道與醫術上,當然不會清楚這臨江仙還有三種格式。
雖然荀粲的這首婉約詞作得非常不錯,但對於眾多男人來說,他們還是更加喜歡之前那一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畢竟那樣的豪邁大氣,詠懷歷史的滄桑感令人十分觸動,而後面荀粲即興作的《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寫的對琵琶nv小蘋的痴情未免太過小家子氣……
不過那些huā痴少nv們卻更加喜歡後面一首,有的少nv甚至品著品著就落下淚來,那一句“落huā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是多麼唯美感人吶,最後一句“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同樣令人唏噓不已,有的代入頗深的少nv,便將男主人公當作了荀粲,自己則是那位被痴戀的少nv,然後便開始yy貴公子同妓nv之間的感人故事……
這時幾乎所有的蜀中名士都已經對荀粲心服口服,這場在棋館中突然發生的聚會也將以圓滿的結局結束,雖然有人還在遺憾為什麼這位神品琴師是公子榜首而不是竹隱先生,但荀粲那超越凡人的才華已經讓他們深深折服了。
諸葛芸卻又突然問道:“荀八叉先生,你說你之前在江上遇到的那位漁父,會不會就是那名動南楚的竹隱先生呢?”
諸葛芸心中自是知道荀粲的另外一層身份,她不動聲sè的問出這個問題,就是一定想要確認前面一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也是荀粲所作。
荀粲彷彿dong悉了諸葛芸的意圖,只模稜兩可的回答道:“誰知道呢,總之這漁父或許真的是隱藏在塵世的一位高人吧。”
諸葛芸很不甘心的暗自咬了咬牙,而這時天sè卻已經晚了。
荀粲再次拜託了諸葛芸有關救治衛泓的問題之後,便在眾人仰視的目光中飄然離去,而對於那各種各樣的讚譽與敬佩,此時的他,早就已經習慣了,他並不會為名聲所累,而這樣的名聲,在他的手中,也不過是一顆可以利用的棋子,俗人容易被名利遮住雙眼,成為名利的奴隸,而對荀粲來說,名利只是他手中的玩物,nv人亦是如此。
經過這一次鋒芒畢lu,想必那位諸葛丞相一定會對他感興趣的,良材美yu,唾手可得,而荀粲,若是可以從諸葛亮身上學到更多的東西的話,那他的陽謀之道,絕對可以更上一層樓……兼具荀彧與諸葛亮謀略jing髓的他,將會成長到怎樣的地步?
第二更
第三百一十七章 名揚蜀地
第三百一十七章 名揚蜀地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走得很快,九月已過,轉眼已是金秋十月,青城山的山林間有金黃的落葉隨風飄dàng,舞姿甚美,而在那不惹眼的山腳處,卻有一片恍若塵世之外的竹林,霧氣瀰漫,林間有座簡陋的屋子,這自然是荀粲在蜀中的“閬苑”,也唯有關銀屏一人所知。
這個時候的關銀屏,經過那一次醉月清風樓的盛宴之後,其俠nv之名倒是聲名鵲起,但她也知道,若不是荀粲之後的大放異彩,說不定她與孫尚香的那場不分上下的比鬥根本不會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