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頁)
';,而他卻認為';當以數萬之眾,堂堂正正,彼來我往,短兵相接';,他懂得因地制宜,終於操練出了戚家軍。”
蘇墨卿靜靜地聽著素素的話:“有生之年,若是能見到戚將軍一面,當是無限榮光。”
素素卻是不答話,拿起石桌上水壺,倒了一盞茶湯:“若是能找到你心目中計程車兵人選,我們倒也是可以參照戚家軍的方法來操練,墨卿,你說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西北,豈無材勇';,所以我相信,我們是能夠找到這麼一群人的。”
“素素,這疊可以送給我嗎?”蘇墨卿拿著手中的紙揚了揚。
“自然,我對於用兵之道向來是一知半解的,那兵法在墨卿手中才能發揮它最大的效應。”
然而,就在他們苦苦地尋找合適計程車兵時,胡侯爺倒是喜滋滋地捻著鬍子來了唐府:“天大的好事啊,這年頭可真是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唐年狸倒是不高興地插了一句嘴:“難道那個人比墨卿哥哥還要厲害?”自從蘇墨卿拉開弓箭,連射三個戎犬族的那一刻起,在他的心中,蘇墨卿早已是天神一般的存在。
“年狸,不得無禮!”唐漠風自然是斥責自己的兒子的。
“倒不是這般說,”胡侯爺不以為意,啜了一口水,“這個年輕人竟然向魯都督提議練兵,且他的方案十分不錯。”
“蘇某洗耳恭聽。”
“他這個練兵不是普通地練兵,而是每個月須得擺出一個擂臺,一群士兵們抽籤來決定誰和誰對打,倘若打贏了,便能升一級,而升一級便可以得一兩紋銀的賞錢,倘若打輸了,便不得不降級,而降級的後果就是主動領五輥軍棍。如此一來,那些士兵便每日都生活在高壓之下,就算是你不逼著他們訓練,他們也會勤加練習,毫不懈怠。”
“這果真是一個好法子。”蘇墨卿頷首稱讚。
素素的心中卻是“咯噔”了一下,這個方案竟然和自己跟蘇墨卿講得有九成相似,而一成的差異則是在於賞錢的多少上,她握緊了雙拳,蘇醇塬,難道也來了這西北之地了嗎?
記得上一世,素素還和蘇醇塬一起探討過這一方案,當時,他便說了,如若是我的話,便會賞一兩紋銀,畢竟一文太少了,而素素卻是很支援這點賞錢,這些軍餉都是老百姓的納稅錢,來之不易,理應珍惜,更何況,軍隊中計程車兵這般多,單單賞賜一事,每個月便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蘇醇塬卻是堅持己見,認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送走了胡侯爺,蘇墨卿唇角綻出一朵笑花:“看來這些事不必要我們操心了,想來那個年輕公子會辦得很漂亮。”
素素胡亂地應了一聲,不是說古代交通、通訊都是不甚發達的嗎?兩個人若是想要相遇,那機率微乎其微,然而卻是沒有想到,她竟然能在這般偏僻的西北之地再一次捕捉到他的痕跡。
接下來的日子裡,素素和蘇墨卿兩個人倒是將自己鎖在藥廬之中,雖然瘟疫已經好地差不多,然而素素卻想研製出類似疫苗的藥,可以防患於未然。蘇墨卿對於醫理沒有如素素般精通,只是在一旁打個下手更多時候,卻是捧著素素默寫下的《孫子兵法》研讀著,還時不時問些關於戚繼光的事,然而,素素對於這些軍事方面的知識也是一知半解的,當年這部《孫子兵法》還是因為前世的時候蘇醇塬出生在大院中的軍事世家,為了和自認為的未來公公能聊上些話題時,才強迫著自己硬是背下來的,然而對於裡面的咬文嚼字般的原理,諸如“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譁,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一類的,也僅限於能通讀一遍後能夠翻譯成白話文而已,對於那些佶屈聱牙的用兵之道著實沒有什麼研究。
五,詭譎的回信
素素往搗藥臼中加了一把紫蘇葉,不停地搗鼓著,忽然便想起了另一部有著“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稱呼的《三十六計》,雖然有些計謀和《孫子兵法》或多或少重合,但是多讓蘇墨卿知道些也不是什麼壞事,沒準還真的能從中找出一些有用的,於是便停下了手頭了活計,一個字一個字地吐出:“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