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陳諾端坐在沙發上一邊翻雜誌,一邊看電視。
周心意恍了恍神,好似回到以前的日子。
呵,不不不,他們已經離婚。
陳諾看到周心意進來,高興地迎上來:“心心,你回來了。”
周心意皺著眉微微退了一步,陳諾只好苦笑:“心心,我等了你很久,有物業公司打電話來說你準備賣房子是嗎?”
周心意點頭:“是。現在這所房子的所有權和處置權不是都歸我了嗎?”
陳諾再次苦笑:“是的,心心,你想怎麼樣都可以,只是……這是我們結婚的房子,有那麼多美好的回憶,你真的捨得賣嗎?”
周心意突然覺得陳諾這個人簡直不可思議,到了這種時候還說這樣的話,他早幹什麼去了。這間房子沒錯是曾經有過許多美好的回憶,可是也曾經有過許多痛苦的回憶,他怎麼就不記得了呢?當然,美好是他們倆的,而痛苦只是她一個人的。
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她不想再和他多說:“反正我已經決定了,你今天過來,正好看看還有沒有你的東西,有的話今天都打包帶走吧。”
周心意的堅決一時讓陳諾不知該如何反應。周心意不在的這幾天,陳諾都住在這裡。他本來希望辦了離婚手續後,周心意的氣可以慢慢消了,他再哄哄她,或許她就會回心轉意。
沒想到周心意這次是鐵了心,連房子都準備要賣了。
陳諾在家等了幾天也沒等到周心意回家,只好打電話問周心意的父母,沒想到她也沒回父母家,她會去哪裡呢?
陳諾只好又打了個電話問周心田。
周心田禮貌而冷淡:“我倒是知道心意去哪裡,只不過她已經和你離婚了,所以我可以不用向你交待她的去處。”
陳諾無奈,周心意會去哪裡呢?她會去找誰嗎?
她會不會去找利嘉慧了?利嘉慧單身獨居,周心意很有可能是去她那兒住幾天了。想到利嘉慧,陳諾就不能不想到讓他揪心的利嘉樂。
同樣是男人,他不是看不出來利嘉樂一直對周心意很有些意思,雖然利嘉樂也結了婚有了孩子,可總歸是一樁心病,如今周心意又是自由身,而且她在氣頭上,誰知道會發生什麼呢?
他就這樣心急如焚地等了一個星期,這幾天獨自一個人住在這間大屋子裡,陳諾第一次感到有些冷清。他想起周心意曾經對他說:“其實房子夠住就好,那麼大一點也不好,空空蕩蕩,冷冷清清,你要是不在家,我一個人就更加覺得孤單。”
那時他取笑她:“心心,你知道有多少人想住在這樣的房子裡感嘆高處不勝寒嗎?”
連陳諾的媽媽都對陳諾說她:“你老婆,她身在福中不知福。”
周心意對此不置一詞,他不知道周心意在心底裡只覺得這對母子不可思議:他們只看到了幸福的客觀條件,卻沒有考慮到幸福還需要主觀體驗。如果光是有錢就可以幸福的話,那麼所有有錢人都很幸福嘍?
據說美國社會學家經過調查發現,年均收入未超過七萬五美元時,賺得越多覺得越幸福,當年收入超過七萬五美元后,幸福感就和錢的關係不太大了,這意味著一年賺二十萬的人並不比一年賺十萬的人幸福,也不比一年賺七萬五的人幸福。
可見幸福這種東西固然需要一定的客觀基礎,可是一旦有了客觀基礎之後,就必須開發主觀感受了。
如今陳諾總算深深體會到那種孤獨的感覺,他也覺得這個屋子確實太大了。他的錢其實已經夠花,而他天天忙著應酬賺錢究竟是為了什麼?為了更大的房子還是更好的車子,或者,更多的女人?是為了更有成就感還是為了更快樂?一向目的明確的陳諾開始有點迷惑起來。
想起以前周心意經常在這麼一間空蕩蕩的大屋裡等他,陳諾不禁深深內疚。
他曾經開玩笑對周心意說:“那我們生三四個孩子好了,這個房子馬上就可以被填滿,說不定還會嫌小。”
周心意也是不置可否。
本來他們結婚時計劃先過三四年二人世界,等周心意二十七八歲時再生孩子,可是到了二十七八歲的時候,周心意卻又堅持不肯生了。
陳諾並不知道,周心意自己也很困惑:為什麼她在二十四歲時曾經非常確定陳諾是她一輩子要一起生活的人,到了二十七八歲時,她反而再也不能確定這個人是不是她要一輩子在一起的人了,既然如此,她怎麼可以就這麼不負責任地生孩子?
關於生孩子的問題,也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