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周氏笑著安撫。“您就放心吧,舅舅一輩子哪裡做過賠本買賣?既打算去長春,說明那裡更有賺頭,指不定能給幾個兄弟謀個好前程呢。”
孫氏面色舒緩,失笑道:“也是,他那個人奸猾的很。”
周氏面上雖跟著笑,心裡卻又多了幾分擔憂。
原以為江善德捐了官,小紅的事就算過去了,不料孫耀邦也一同捐官,如今兩家恐怕更是要走的近了,玉佩的事用不了多久就會被知道。
孫氏笑了一會兒,又擔憂道:“老爺雖說讀過幾本書,有些才華,可一輩子都沒出過白水村,這一下子做起了知府,也不知能不能應付的來。聽他信裡的意思,似是已經有些後悔了。唉,早知如此,當初何必應下呢。”
周氏微笑道:“不管爹後悔不後悔,能不能應付的來,事情都定下了,不論怎樣,硬著頭皮上就是,其實好些事情,只是想起來難,做起來,也就那樣罷。”
孫氏苦笑。“你這孩子倒真爽快,我現在算是看出來了,你可勢利無情的很呢,沒用的事兒沾也不願沾,眼淚都捨不得多掉兩顆,還訓別人說‘哭有什麼用!’。”
周氏撒嬌道:“娘還記著呢,兒媳那會兒不是看著娘身子不好,又連日的哭,情急了才說了那麼一句,娘怎麼這麼記仇。”
孫氏憐愛的拉過周氏的手。“不是記仇,你說那句話的當下,我忽然就想,是啊,哭有什麼用,後悔有什麼用?你這句話可是救了我,若非這句話,我腹中孩子怕也難保了。”
說起孩子,周氏忽然滿面愁容。“爹捐官的事兒定下了,那我們不日就要舉家去瀋陽,這些丫頭們自然是要帶的,只是王福、板凳籤的不是賣身契,走不走還要看他們的意思。”
孫氏點頭。“我琢磨著,除非他們願意籤賣身契,否則不論願不願意都不帶了,去了瀋陽,老爺身份不同了,家裡也不能這麼簡陋,定還要買人進來的。”
周氏若有所思。“人定是要買的,但新買的到底比不上王福、板凳可靠,畢竟是咱們從家裡帶著的,不如我去找他們說道說道,勸他們簽了賣身契,往後就跟著咱們家罷。”
孫氏贊同。“有道理,跟了咱們這麼些日子,也用順手了,新人總還是要適應一些時日的。而且,倘或買了王福,買他一個,還賺一個春花呢,這買賣值的很。這窮鄉僻壤的他們待著也沒意思,你只提一提,他們應當能答應。”
周氏聞言笑道:“娘不跟著舅舅去做買賣真是可惜了!”
孫氏笑嗔道:“這是拐著彎兒的罵我奸猾呢!還不快去跟他們說!”
周氏笑著起身,“這就去!”
作者有話要說: 玉鳳の覺醒!
☆、第二十章
春喜姐妹們的態度和王福的話讓玉鳳感到又怒又怕,她本就是要強的人,對於背叛與羞辱的感受比其他人要更加強烈,更加難以承受。
虎子的一次拒絕,讓她心灰意冷,萎靡了好一段日子,以至於稀裡糊塗的就答應做了小,以至於今日這樣被人羞辱看輕。
這一次,玉鳳長了教訓,她沒有再暗自傷心,沒有萎靡不振,她終於明白,自己已經不是個孩子了,她不能像個孩子一樣想問題,更不能指望別人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她。
王大娘被趕出江家後,深刻的反省了自己。
心裡一一羅列出自己的過錯,細細琢磨了一番,想出了改正的法子,無奈她這輩子恐怕再也進不了江家,新想出來的計策也無用武之地,不禁惋嘆。
所以,當玉鳳回家哭著跟她取經的時候,她興奮的意識到,自己還沒有徹底完蛋。
聽了玉鳳的遭遇,王大娘對她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日後不但要哄著老爺,更要好好侍奉太太,起碼錶面要做出恭敬謙順的樣子。
二,不管春喜幾個姐妹是什麼態度,都要施以恩惠,籠絡人心。
三,不能打硬仗,要擅長裝柔弱、裝可憐,低調行事,借刀殺人。
這些都是王大娘對自己失敗經驗的總結,玉鳳聽的入神,也很贊同。
母女二人難得這樣志同道合,下定決心要一同為自己在江家謀個立足之地
另一邊,周氏剛提了籤賣身契的事。
經過小紅、玉佩等事,板凳視周氏為女神,並將保護周氏當作了自己畢生使命,也沒有談價錢,好似要跟著周氏上戰場一樣慷慨激昂,一口應下。
王福一聽江善德做了瀋陽知府,以後自己就要成為知府家的管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