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甘露殿,銀燭夜,明空再度跪在龍榻前,思緒萬千。
李世民靜坐床沿看她,雪青素衣,冷香迷離。他突然心有觸痛,起身拿取燈燭,舉到明空面前,彎下腰,仔仔細細打量她。
許久,他直起身,道:“你不像。”他苦笑著,搖搖晃晃回床榻去,“你不像。”話音剛落,李世民轟然倒在了殿中。
☆、第七章
是值夜的宮人及時喊來御醫,御醫診斷皇上此番為風疾發作。
殿外,燕妃正襟危坐,一臉嚴峻地盤問著明空事發時的每一處細節。當她聽到那兩句“你不像”時,登時全明白了,李世民還是在惦記楊妃,眷眷之情無關山遠水長。
醫官送來熬好的藥,燕妃背過身,聲音蓋不住的苦澀:“武才人,你端進去。”
李世民僅歇兩日,便照常上朝,令各種關於聖體有恙的傳聞不攻自破。如此意志體魄,大臣們都心生敬畏。
李世民上朝辦的第一件事,便是下令處死左武侯將軍李君羨。第二件,是命劍南伐木造艦,以備攻戰高句麗之需。
大臣們深知再度征戰定會亂天下民心,然他們無人敢諫,今時的聖上已不同往日,那枉死在前的李君羨便是明證。都傳說李將軍是因一點莫須有的緣故犯了皇上的忌,可誰都不知道如今的皇上到底在忌什麼。
人心惶惶之際,李世民又病倒了,這次徹底無法上朝。
燕妃躬親照拂,另從嬪妃中擇了幾個幫手。明空自在其中,由燕妃指派傳遞每日湯藥。
朝廷政務現如今全壓在了監國太子李治身上。
蜀地山民因不堪造艦之令發起暴動,大唐出軍數萬,費時數月,才將民亂鎮壓。朝中大臣見此更主張放棄征戰高句麗,並推長孫無忌出來向聖上進諫。長孫沉思良久,深覺還是太子出面最為妥當。
立政殿,李治垂手立於龍榻邊,低頭複述著舅舅先前教他的那番話。
李世民突然打斷,道:“高句麗征戰一事,你怎麼看?”
李治愣住,他沒料到父親會有此一問,一時無從作答。情急之下,只好茫然道:“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李世民擺手:“爹是問,你自己怎麼看待這件事?”
李治畏懼著父親眼中的深意,愈加懦弱無語。
李世民嘆息:“他們都以為朕要走隋煬帝的老路。可難道連你也不懂爹為何如此麼?不坐天下的人不會懂,但你是為太子,應當明白。”他拒了李治的服侍,自己披衣起身:“我知道你舅舅此刻定在外頭候你,去他喊進來。”
長孫無忌見李治一步懶似一步地出來,心下明白過幾分,忙肅了肅儀容準備進殿面聖。又發覺李治在強忍淚水,不由得嘴角一沉,“殿下不能再這樣了。”他壓著嗓子道:“你可知皇上已經下令讓吳王他們回京了?”
李治不語,低頭擦了擦眼角。待長孫無忌走開,方嘟囔道:“又不是我想做太子的。”
李世民對病癒的渴望愈發強烈,可宿疾難除,御醫們個個愁眉苦臉,一日三劑的藥煎得是心驚膽戰。
明空每日近前侍藥,心中總隱隱覺得這李世民快死了。她知道自己心有嫉妒,嫉妒他生而為男,一生中可以謀權可以稱帝,而她只能壓制住自己的內心做一個低頭端水的宮女。人生在世際遇是不平等的,但死亡會讓一切趨於公平,她期待他死。
這樣灼烈的念想明空藏的很深,然一旁的陸守洞若觀火,他無比確信,眼前的這個女人會一顆極好的棋子。在整個局面隨著李世民的衰老漸漸失控之時,他終於可以暗度陳倉了。
一日,皇帝午睡深沉,至未時都沒讓傳藥。明空端著藥碗在殿外恭候,太子不期然出現,知父親午睡未醒,便也站到廊簷下等。
時微雨初歇,庭院綠蔭清潤,淡蕩天光的映襯下那景中之人也變得卓然有色,李治忍不住投目細看。許是察覺到了李治的注目,明空側身向他施了個禮。李治像做壞事被逮著般突然窘迫起來,只好隨意找幾句話來遮掩:“我近來政事纏身所以沒能去看望薛太妃,你有時間幫我去問候聲。”
明空道好。
李治又道:“今日手頭無事,所以才早過來的。”
明空輕一點頭,“太子孝心可見。”
李治還想再說些什麼,卻終究沒能尋出話頭,心中怏怏,只好轉過頭打量眼前庭戶。庭中花草遍佈,美景如笑,可他那雙眼還是情不自禁又滑落到明空身上。
陸守悄悄近身,向太子行禮道:“國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