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出鍋裝盤,一粒粒米飯裡夾裹著蛋的金黃,又有西紅柿的顏色作陪襯,在鏡頭的高畫質特寫下,炒飯居然有火燒雲映紅半邊天的壯闊美感。
這一次觀眾席的季東霖不再歡呼吶喊,木納地坐在原位,抓著南晴的胳膊,緊張地快忘記呼吸。
南晴冷眼掃過來:“臭小子,你是嫌棄活太長了麼?”
季東霖反應過來,立馬縮回手,“抱歉抱歉,我太緊張了。”
南晴:“人家比賽跟你有什麼關係?你這太監,當得未免也太過了。”
季東霖面紅耳赤爭辯:“我替女神緊張,礙著你這個手下敗將了?”
南晴:“呵呵,你這麼緊張,應曲和同意了嗎?”
“……我要他同意幹什麼?”季東霖很快反應過來她這話的意思,臉湊過來,順著她的目光朝應曲和看過去。
比起季東霖,應曲和的緊張隱晦許多。他一隻手下垂,拳頭緊握,季東霖與南晴坐在第一排,他們的方向甚至可以清新看見應曲和因為用力,手背暴出的青筋。由於被桌椅遮擋,攝像機無法捕捉這個鏡頭,應曲和試過兩位大廚的菜品,拳頭愈發捏得緊,深吸一口氣,將緊張的情緒平復下去,嚐了一口西米的炒飯。
粒粒炒飯在他舌尖盪漾,緊繃的神經忽然彈開,神情在旁人眼裡變得複雜。
其餘三位評委看見他的神情有些好奇。
評委宋寶國問他:“應先生,您這表情,炒飯是很難吃嗎?”
應曲和沒有說話,將炒飯推給他,雙手捂了了一下臉,深吸一口氣放開,往柔軟的椅背上一靠,用非常複雜的眼色看西米。
宋寶國嘗過西米的炒飯,眼圈突然泛紅,嘆氣出聲,也不說話,將餐盤推給下一位評委。
嘗過炒飯的林華神色還算正常,最後一位評委楊宗嘗過炒飯後,沒控制住情緒,眼圈一紅,兩行淚水奪眶而出。
楊宗抬手抹了一把眼淚,接過主持人遞來的紙巾和話筒,點評說:“今天這一輪,無論結果如何,我都認為廚王非西米莫屬。很久沒有吃到一道菜,讓我這麼感動,用食物勾起了我們這代人的記憶,西米小姑娘,不簡單。”
他頓了片刻,吸一口氣繼續說:“我們這代人,小時候家庭貧苦,於我們來說童年的美味大概就是母親的一碗蛋炒飯。飯是柴火鍋裡蒸的隔夜飯,蛋是剛從母雞窩裡撿回來的新鮮蛋,出鍋時撒一把剛從地裡摘回的新鮮蔥花,香而純粹。其它評委的感覺我不清楚,但西米這盤無油炒飯,的確讓我想起了童年,以及早逝的母親。”
主持人與評委楊宗隔了一個年代,顯然不懂他的感覺,她問:“那麼,楊老師是打算,把這一票投給西米?”
楊宗點頭。
話筒傳到林華手中,他相對較平淡,點評說:“西米這道炒飯,的確比我想象中的好,但我認為這盤炒飯的米粒可以更散,看得出今天西米精神狀態不太好,掂鍋的力道還不夠渾厚,有點小小瑕疵。相比之下,陳大廚的菜更完美,骨酥肉嫩,嚼之無渣,所以這一票我投給陳大廚。”
宋寶國接過話筒:“我跟楊老師是一個年代的人,我和他的感受一樣,這一票,我給西米。”
主持人唏噓:“目前西米已獲兩票,陳大廚獲得一票,李大廚目前一票未得。四位評委裡面,應先生最年輕,應該不會有跟楊老師和宋老師一樣的思母情節吧?說說你的感受。”
應曲和接過話筒,由於神經高度緊繃後的忽然鬆弛,導致他右手抓物不穩,話筒差點從手裡滑出去。
他壓制住激動,儘量讓聲音顯得平靜:“前面幾位評委說了炒飯所帶出的情感,那麼我就來說說這道炒飯的味吧。這道炒飯最難可貴的是,不用一滴油,卻能讓米粒達到一種脆而彈牙的效果,這種脆它不是酥,是覆在米粒外的一層輕薄的焦香鍋巴,而米粒的‘焦’被雞蛋與西紅柿的顏色嚴密裹住,這樣既塑造出米飯的色澤鮮豔,也能帶來最讓人舒服的口感。這道炒飯有家的味道,它很溫馨,有一種平凡卻不失堅韌的力量。”
臺下掌聲四起,連西米自己也被應曲和一翻說辭感動。
當主持人舉起她的手,宣佈這一屆《中華至味》冠軍由她奪得時,她有點恍然。
短暫的寂靜後,觀眾席忽然沸開,季東霖與老秦、小明、光腦殼老闆紛紛站起來歡呼,南晴也起立為她鼓掌。
在一片熱烈歡呼中,西米看向應曲和,眼睛忽然有點發澀。
她不敢相信她贏了。
她贏了……
即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