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過,燕詡明日也要出征了,原本睿王是打算待大軍出發後就啟程回朔安的,但昨日卻傳來訊息,今上要將睿王留在翼城,對外的說法是太后甚是想念這個外放的兒子,要留他在翼城多住些時日陪陪自己。今上龍體違和,燕詡領軍出征,在此敏感時期將睿王留在翼城,顯然是不放心燕詡,要將睿王扣住作人質。
燕旻撓了撓頭,臉色有些訕訕的,“老頭子一向多疑,現在又病病歪歪的,誰知道他腦子裡想的什麼,他連我都防得緊呢,也不想想,他就我這麼一個兒子,到他兩腳一伸,這片江山還不是都得給我。”
他絮絮叨叨說了一通,惜月見問不出什麼來,略坐片刻後也告辭了。
魏地處於大晉南方,物資豐饒,夏長冬短,這也是燕詡不懼寒冬毅然出兵的原因,果然大軍開撥一路往南走了半月,氣溫漸漸回暖,士卒身上再不需穿著那厚重的禦寒衣物,輕裝減負後腳程又快了許多。
副將閻駱指著帳上掛著的輿圖向燕詡道:“按這速度,不出十日便能到望月關。”見燕詡冷峻的雙眸只掃了掃輿圖並不發問,閻駱額上微微有些冒汗,這位年輕的主帥,心細縝密,一向寡言少語,但他不發問,並不代表他心裡沒有想法。
他略略思索,又道:“斥候回報,魏人上月已駐重兵在望月峽,約有五萬之眾,看樣子是打算硬碰了。”
五萬兵馬,幾乎是小小的魏國半數兵力,之前三個諸侯國同時作亂,晉軍攻哪一國,另兩國便出兵相助,著實讓晉軍頭痛,現在鄭、梁兩國已收復,只剩了一個魏國。魏國在三國中雖是國力和地域最小的一個,但它卻得天獨厚,有一個天然的屏障,望月峽。
望月峽長約五里,峽谷兩邊峭壁林立,地勢極之險要,雖不是晉國進入魏地的唯一通道,卻是最近的一條路,若是舍近取遠,經瓊州繞道,晉軍則要多走一陪的路,多花半個月的時間。而此次燕詡帶領的三萬精銳,正是直奔望月峽。
燕詡沉默片刻,終於開口道:“訊息散佈得如何?”
他肯開口問,即是對之前的彙報沒有不滿,閻駱暗自鬆了口氣,聲音愈發恭謹,“一切已按雲帥的吩咐,據魏地的探子密報,魏軍果然以為我們的主力軍正是雲帥您親自率領的這一支。”
作為本次出征的主帥,晉帝親賜燕詡名號為雲帥,主帥旗幟上也繡有祥雲標誌。前往望月峽的精銳之師其實只有三萬,但對外卻佯稱有五萬之眾。
燕詡起身,“既如此,明日起就有勞閻將軍了。”
閻駱忙躬身相送,“不敢,雲帥神機妙算,閻某在望月峽靜候雲帥佳音。”
燕詡回到自己的營帳,雲竹和雲山正守在帳外,見他回來,忙掀起簾子請他入內。帳內有炭火,一入內暖意便撲面而來,他舒了口氣,伸手去解領上大氅的扣子。平時這個時候,惜月會飛快地從內帳飛奔出來,笑著替他脫去大氅和甲冑,一邊搓揉他的雙手問他冷不冷,再捧上熱帕子和熱湯,然而這次卻沒有,帳裡靜悄悄的,除了火盆裡依舊燃著炭,看不出還有人在。
他微微有些詫異,雲竹明明守在帳外,惜月應該在帳裡才對。他將大氅掛好,來不及脫不去厚重的甲冑便往裡間走去。撩起簾子,卻見那纖瘦的身子伏在矮几上睡得正酣。矮几上只點了一根蠟,燭火微弱,她緊閉的眸子下,長睫輕顫,在燭光中投出優美的弧度,讓人不忍將她喚醒。
☆、第23章 重逢
他不由失笑,這半月以來,她果然守著自己的承諾,一句埋怨也沒有,連個累字都不增提過。她雖不說,他卻看在眼裡,連日趕路,經常日夜顛倒食無定時,半個月下來,她原本帶點肉感的臉頰便明顯瘦了一圈。可她從不抱怨,悉心照顧著他每日的起居,他無論多晚才議完事回帳,她總是歡快地上前迎接,噓寒問暖。
也許實在是累壞了,他放緩動作,自己將身上甲冑解下。她睡得淺,輕微的聲響便將她弄醒,她揉著眼睛坐直身子,喃喃道:“瞧我,坐著竟然也能睡著,你回來了怎麼不喚醒我?”
燕詡笑笑,“本想讓你多睡會兒,既然醒了,活該你今晚要受罪。收拾一下,我們連夜趕往瓊州。”
惜月整個人清醒了,“瓊州?好不容易才走到這裡,怎麼又要去瓊州了?”
燕詡徑直走到架著銅盆的木架旁,也不管裡面的水早已涼透,彎腰掬了把水往臉上潑去。惜月顧不得問瓊州的事,一邊跳起去舀熱水,一邊嗔怪道:“水都涼了,就不能稍等片刻?你本身就冰塊似的,怎地還用涼水洗臉?竟不會愛惜自己,一會兒還要趕夜路,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