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隨後在鎮上找了一間還算好的客棧走了進去。
三人選了一張桌子坐下,店小二上前來招呼。
“小二哥,你這裡有什麼好菜式,儘管上來。”周總管問道。
“三位客官可是從外地來?想是路經此地吧。”
“小二哥好眼光!”趙天晉客氣道。
“陽溪鎮雖小,卻是前往洛陽城的必經之路呀。三位衣著不凡,我就大膽猜三位是路經此地了。”
“對了,小二哥,剛剛進店時就已聞到一股清香茶氣,可是*茶?!”許天明問道。
“客官說得沒錯,此地喚陽溪鎮,以*聞名。”店小二熱情地說道。
“以*聞名?”許天明似乎饒有興趣地問道。這除了洛陽和京城外,許天明別的地方都沒去過,也不瞭解。
一看客人有興趣聽下去,客小二更精神了。
“沒錯,*是陽溪鎮的特色,也是陽溪鎮的鎮寶。我們這裡一年舉辦一次*節,且鎮上的人個個都是飲*茶的。這*呀,主要分白菊、*、野菊三種。黃、白兩菊,都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白*味甘、清熱力稍弱,長於平肝明目;*花味苦,洩熱力較強,常用於疏散風熱;野*味最苦,但清熱解毒的力量也是最強。野菊的莖、葉,都花一樣,無論內服與外敷,都有功效。採摘下來的*後泡製成茶,茶性甘、味寒,具有散風熱、平肝明目之功效。《神農本草經》也有記載白*茶能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面板死肌、惡風溼痺,久服利氣,輕身耐勞延年。”
“店小二還對《神農本草經》有研究?”趙天晉接話問道。
店小二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道:“這位客官見笑了,小的區區店小二,如何有能耐研究這《神農本草經》,不過是因此地盛產*,且店中又常年供應*茶。所以略知皮毛,客人問起也好應答,這些都是掌櫃所教。”
許天明點了點頭,說道:“縱然是有掌櫃的教,小二哥的記性也向我等三人佩服不已!”一邊說還一邊給了店小二一錠碎銀子。
店小二高興不已,又說道:“三們客官好運氣。”
“小二哥何出此言?”
“兩天後就是陽溪鎮一年一度的*節了。三位客官不妨在此多住一日,也去湊湊這熱鬧。”
“*歷來與梅、蘭、竹一起被稱為花卉“四君子”也歷來被視為孤標亮節、高雅傲霜的象徵。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陽溪鎮的人相必也是具有高雅氣質之人。”許天明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在此多留幾日無妨。”
“客官好學識!”店小二說道,“三位可是要一壺*茶?”
“那是自然。”許天明微微笑了笑說道,“還有你們店裡的各樣菜式,都上上來。”
“好咧——*茶一壺,各樣菜式一份!”小二吆喝道。
看到許天明笑,趙天晉和周總管也相互看了看,也開心地笑了。
第五十五章 陽溪鎮之三——巧識偷竊賊
吃罷飯,許天明說想去鎮上走走,因周總管畢竟身體的傷沒有全部好,留在客棧休息,只叫上趙天晉相陪。
“趙將軍——這陽溪鎮雖不如京城大,卻也熱鬧非凡”許天明一面走一面對趙天晉說道。
“咳—咳——”趙天晉湊上前來,咳了兩聲壓低聲音對許天明說道,“少爺,趙三——是趙三!”
“對對對!趙三——!!”許天明這才回過神來,又微微一笑說道,“我記性不如趙三你呀。”
“咳—咳—趙三!”許天明清了清嗓子,一開口叫又覺得彆扭,又說道:“叫你趙三還真彆扭,我還是叫你天晉好了。”
“是,少爺。”
“言歸正傳,你看這陽溪鎮,是離洛陽城最近的一個大鎮了,又是通往洛陽的必經之地——處在極佳的地理位置上。往來商客都會在此停留歇息。所以;此處的客棧特別多;而且每一家客棧的客都很多。這來來往往的人像我們這樣路過的人居多,像店小二這種地道的陽溪鎮人不多。”許天明一邊走一邊說道。
“少爺說得極是,此處為經商絕佳之地。”
“經商又不一定極極佳。若在此經商,一定比不過隔鄰的洛陽城。此處只適合發展客棧和酒樓。”
“少爺好心思!少爺若不是王爺,在此經商一定是無人能及呀”趙天晉佩服地說道。
許天明笑而不語,指了指前面說道:“走,去那邊看看。”
順著許天明手指的方向看去,前面圍了一堆人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