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3/4 頁)
彷彿看到之後的一代又一代,他們踏踏實實,任世事變遷,不求富貴榮華,只求平安喜樂,現世安穩。
作者有話要說:正文完結,剩下有番外。
☆、第109章
???巧姐打小是在蜜罐里長大的;她出生時,她爹已經在雲縣立穩了跟腳。而當初被章家人不理解的娘,也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吃著不盡。
當年她生下來時瘦瘦的;小小的,章氏已經有了兒子;夫妻倆都像要個閨女。滿意的閨女跟個小皮猴似得,哪個不放在心尖尖上疼?
章氏買來皇商那最好的雲羅紗給她做衣裳,小孩子一天一個樣,巧姐長什麼樣,她就做什麼樣。
物質上極盡嬌慣,其他地方她卻沒放鬆。從閨女記事開始,她就將她抱在腿上;給她念那些《世說新語》等故事。陳縣丞在一旁看不下去,偶爾會吭吭兩聲:
“閨女家,就該學女四書。”
這時章氏就會挑眉:“哦,相公這是在說我不夠賢良淑德?”
此時的巧姐已經有了酒窩,聽不懂爹孃的話,她只知道咯咯笑,對著她爹笑得別提有多開心。
“看閨女都在笑你。”
當時還沒變成球的陳縣丞就會尷尬的起身,捋捋他那風度翩翩的衣衫:“咳,我去看睿哥寫大字。”
章氏就會拿著繼續念,因著是古籍,多少有些詰屈聱牙。邊念著,她會用大越習慣說的話翻譯過來。直到《世說新語》唸完,她隨意的挑出本《北朝民歌》。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念著念著,當年縱馬越京的豪情也出來,她便會將巧姐交給奶孃,自己在縣衙寬敞的演武場上揚鞭策馬。
三歲的巧姐自小錦衣玉食,看到那飛揚的馬蹄,簡直嚇死了。尤其是當章氏一時興起,抱她上馬時,高頭大馬突然打個鼾。鼾聲震天響,她的哭聲也跟著想破天。
還是陳縣丞來解圍,保住孩子哄了好久:“巧姐不想騎馬,爹爹就帶你去讀書,跟你哥哥一道讀書好不好?”
“好。”
小女娃甜甜的笑起來,書房中的小小少年睿哥兒正是對妹妹好奇的時候,兄妹倆整日坐在一處。即便妹妹總是調皮,可看她那副可愛的模樣,小少年也覺得這一切都是可以原諒。
有了小時候的基礎,即便日後睿哥兒常年在外求學,最為喜歡的女娃始終是記憶中那個軟軟的,頰邊有兩個梨窩的妹妹。
以至於後來,他高中狀元,放棄了新任丞相家的淑女,而是娶了廖家那個臉頰邊有梨渦的小武痴。
當然那是後話,隨著巧姐長大,章氏終於帶著兩人來到章家。大大的宅子、不一樣的花鳥魚蟲帶給姐弟倆無窮的歡樂,不過沒多久,睿哥兒讀書的事便定下來,而巧姐也無人再陪伴。
章家老夫人見狀,便讓幾個孫女去陪著他們的妹妹。可章家嫡子媳婦王氏本就不喜歡這個在家受盡寵愛的小姑子,她所生的女兒耳濡目染,在奶奶屋裡還裝裝樣子,等出來,幾人便各玩各的。
七八歲的小姑娘已經算是半個大人,身量也長高不少。三四歲的糯米糰子巧姐,哪能跟上他們的步伐。
諾大的章府,走著走著她就消失在了花叢中。等穿越娘說過的茂密叢林,到達彼岸時,與她面面相覷的便是一雙銅鈴般的大眼睛。大眼睛長睫毛,配著棕色的毛髮,再一打鼾,幾年前不愉快記憶悉數回籠。
“哇!”
馬兒似乎也被她嚇壞了,蹬蹬腿往後退幾步,要不是有韁繩,它都好想逃開。
八歲的廖其廷正在套馬鞍,聽到這邊的動靜忙走出來,就見花叢中鑽出來一隻糯米糰子。稍一留心他也就明白,小姑娘應該是從雲州來的。
關於章伯母當年出嫁一寒門進士,越京城中眾說紛紜,他也聽說過幾個不堪的版本。無外乎章氏行為放浪被人侮辱,只能嫁一窮書生來遮掩;或是章氏如|狼似|虎,看到長好看的就走不動路。
雖然才八歲,可爹孃的過早離去卻讓他懂得比同齡孩子都多。爹孃當初便是情比金堅,娘嫁給了一無所有的爹,他們活得不長,但是很幸福。而越京中這些高門大戶,錦衣玉食奴僕成群,深閨怨婦卻一個比一個厲害。
想了很多,他腳步不由自主的挪過去:“別害怕,它不會傷害你的。”
見有人到這,糯米糰子一把保住了他的胳膊,抽抽搭搭的好不可憐。
“我帶你去騎馬好不好,小馬不會傷害你。”
巧姐望著邊上小小的馬匹,溼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