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2/4 頁)
人說啦。”朱棣笑道:“你先回去吧。”
道衍心裡也好笑,起身告辭。
作者有話要說: 這裡道衍和朱棣的一番話和前面朱棣帶著蕭艾遊覽各地相關聯。
☆、沉珂舊傷
作者有話要說: 徐達:中山王,朱元璋好友,兒時結伴長大的,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被朱元璋賜下一碗鵝肉,不久暴斃,但所幸保全全家性命,相比較藍玉胡惟庸等人移滅十族的下場,徐達算好的。
朱棣隻身去了徐達的舊府,府門緊閉,門口只有兩名護衛守門,朱棣進院之後,見四下一片寂靜,倒是打掃乾淨了,早已長得人高的雜草已除,破舊的瓦礫門框也已修葺,只是所有雜物盡除,倒未新增用具,未免顯得有些空曠蕭索。
不過那屋簷之下,門廊之上,到處懸掛著白帆,白燈籠。
“王爺,奴婢拜見王爺。”徐王妃身邊的蘭芝端著碗碟。
朱棣抬手示意她起來,負手問道:“王妃呢?”又看見她手上端著的飯菜,不由得皺了皺眉問道:“妙雲還沒有吃飯?”
蘭芝使勁兒點頭答道:“大小姐在老大人的屋子裡呢,住進來六日了,大小姐睹物思人,甚是想念老大人,這幾日很少吃東西,奴婢總是備著些,有時大小姐餓了,到還會吃些。這不現在都申時了,午膳又沒吃,晚膳還有一會子呢,奴婢怕大小姐餓著,就又準備了些吃的。”
朱棣聽得心裡不是滋味,這些日子是自己慢待了她,於是說道:“你再去準備副碗筷。”
“王爺,您也還沒吃飯吶?”蘭芝問道。
朱棣點頭。其實自己只是想陪著她吃頓飯,這樣或許她心情會好些。
“奴婢這就去準備。”蘭芝欠身,將手中的盤子放在廊下,轉身想廚房跑去。
朱棣徑直向徐達的屋子走去,房門倒是開著的。
祭臺之上擺放著魏國公徐達的牌位,兩根白色的大蜡燭已經燒了一大半,燭臺周邊斑斑點點的燭淚,已乾的新落的,層層疊疊,就如牌位之人一樣,舊人已去,可是過去的往事總是縈繞在活著的人心中,不知道何時就會想起。
徐妙雲素衣著身,髮髻披散垂落,倒也不亂,不帶一釵一環,不施一粉一黛,面容清瘦,顯得清雅動人,玉佩玉珠串兒用金鉤銜垂於腰間,隨步子起伏,更加端莊持重。
她雙手持竹籤香,放在那白蠟燭上點燃,拜了三拜,□□香爐,靜靜看著牌位沒有說話。
“妙雲。”
徐王妃原本就懸在眼眶裡的淚珠,隨著一聲熟悉的呼喚,掉落下來,趕緊擦了眼淚,轉過身子,臉上笑著欠身道:“王爺。”
朱棣雙手扶起她,一手依舊搭在她的肩頭,憐惜道:“妙雲,這些日子苦了你了。”
徐妙雲眼淚更是奪眶而出,可是心裡一暖,自己還有什麼話好說的呢。嘴角輕輕一笑:“妾身知道王爺事務繁忙,年裡一場大戰,妾身聽說您受傷了,妾身沒能在您身邊照顧,是妾身的不是。”
徐妙雲輕伏朱棣肩頭,道:“如今看到王爺沒事,妾身總算是安心了。”
朱棣撫著她一洩溫柔長髮,說道:“讓你擔心了,其實我是打算回來的。。。。。。”卻被徐妙雲打斷,只見她輕輕笑道:“王爺不用解釋,妾身自然明白。”
徐妙雲起身看著徐達的牌位,言道:“如今我只想好好陪陪父親,現在真後悔,他過世的時候,我還年少,不能哀極相思悲慟之情,如今為人父母,見到孩子們都大了,倒是時常想起父親從前對我和弟弟妹妹的教誨。”
朱棣不再說話。
徐妙雲沒有再哭,言語變得淡淡的,回憶著:“小的時候對父親沒有什麼記憶,只是知道他隨著皇上到處打仗,記得他好不容易回家,看著他蓬頭垢面,一身戰袍滿是血腥味,我嚇得不敢認他。”徐妙雲眼淚湧下,卻仍咬著嘴唇道:“其實家裡七個孩子,父親是最疼我的,弟弟妹妹淘氣欺負我,我讓著他們,可是父親護著的總是我。父親總是在外面打仗,可是隻要回家,他就會叫我讀書識字,還帶著我玩,教我用樹葉吹曲子,教我擲陶球,教我扔沙包。。。。。。父親說我若是男孩子多好啊。。。。。。”
隨即眼裡忽然露出一絲堅定,一轉而逝,接著道:“可是儘管後來父親有了弟弟們,他依然對我是最好的。我記得有一次輝祖偷偷把我頭髮剪了,被父親發現了,罰他一天不許吃飯。”徐妙雲眼裡滿滿的回憶,滿滿的歡樂,“那時候的日子真好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