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頁)
告退。”張玉知道自己的話有些多,既領了命,悻悻然出府又向塞外奔去了。
“小姐,這麼早就起了?”柳兒端著洗漱的用具來到蕭艾的屋子。
蕭艾點點頭,昨晚想了一夜,自己應該去找王爺的,問問他喜不喜歡自己?會不會娶自己?可是又不敢再想,生怕一個猶豫便沒了勇氣。
剛想著,便聽到柳兒衝著門外跪道:“王爺。”,蕭艾忙回身行禮,朱棣注意到今日她的髮髻上帶著自己送她的那支簪釵。很好看。
一絲寒意帶入。
“你們都下去吧。”
“是。”隨著柳兒他們退下,站在朱棣身後的幾個小廝端著早膳進來了。
蕭艾注意到王爺的目光有些嚴肅,不似往日柔和,可是語氣依舊淡淡的,“蕭兒,陪我吃頓早膳,如何?”
蕭艾頜首,和朱棣面對而坐。
蕭艾一面扒拉著飯,一面揣度著當如何開口,卻忽然聽到朱棣道:“蕭兒,你如今大了。有些事我不想再瞞你。”
“什麼事?”
朱棣攥緊了拳頭,輕言道:“你的身世。”或許話一旦說出口便再也收不回了,可是朱棣望著眼前這個小丫頭,心裡總是忍不住存著些期許的。
蕭艾不知王爺為何忽然說起此事,猶豫的打量著朱棣的神色,說道:“王爺不是說過,來北平的時候在路邊撿到的我,聽說我的父母是落難的。。。。。。”
“不是。”
朱棣終於橫下心,不再看她,閉眼道:“洪武十三年,也就是本王就藩北平的那一年,京都發生一件大事,左丞相胡惟庸被處死,株連九族,同時處死的還有御史大夫,中丞很多位高權重的大臣,開國功臣。罪名是與北元勾結,意圖造反。”
蕭艾有些愣,王爺從來不對自己說這些的。
“胡惟庸一案前後被誅殺的不下三萬人。你的父母是死於那次事件中。”
蕭艾有些驚愕,問道:“那我的父母是反賊?”
“不是。本王明白父皇的用意,誅殺功臣,重用兒子,並不在乎他們是不是真的有心謀反。”
“那我的父母是被冤死的?”蕭艾心裡有些難過,“王爺,我的父母是做什麼的?皇上為什麼要。。。。。。”
朱棣咬牙道:“不是父皇,是我。”
蕭艾只聽到自己的心“咚”的一聲,便再也聽不見。
“本王在洪武三年的時候已封燕王,可是留在京都不僅沒有實權,還多受限制,一心想著早日獨領藩地,好做出一番成績來。等到洪武十一年的時候,父皇終於往外派遣藩王,秦王去了西安,晉王去了太原,可是父皇唯獨留下了本王。本王當時留在中都,雖能學習歷練但到底沒有獨自掌兵的權利。本王在等待機會,終於兩年之後,胡惟庸案發。為顯本王才能和對父皇的忠心,本王並不在乎死多少人,或者。。。。。。冤死多少人。”
朱棣終於說完所有的話,抬眼看了看蕭艾,只見她早已淚眼婆娑,朱棣心裡有些心疼,甚至有些後悔,這樣做到底對自己幾分仁慈?對她幾分殘忍?
蕭艾忽然感覺有些好笑,原來自己和徐王妃一樣,自己喜歡他,可是父母都是他權利之下的犧牲品。。。。。。不,自己還不如王妃,因為對於徐老將軍,王爺至少什麼都沒做。
蕭艾強嚥下難受,哽咽道:“那我的父母?”
“當時因為大肆抓捕,確實抓到過不少殘留的北元細作。那日,本王在街上巡視,此時忽然來一人舉報一家酒館的老闆是北元細作,本王根本沒有細察,便直接帶人去抄了那家酒館。老闆會些拳腳,見與本王辯駁無門,便想反抗,被本王的手下當場殺死。老闆娘也自刎當場。。。。。。”
“是我的。。。。。。父母?”蕭艾深深倒吸了一口氣, “那我呢?”
“本王聽到樓上有孩子的哭聲,帶人上樓看到襁褓中的你。”
“王爺為什麼沒有殺了我?”
朱棣有些心疼,不再敢看她,說道:“本王不是沒有疑心過那兩人是否無辜,又怎會再對一個孩子動手呢?就在這時附近的鄰居跑來稟告我,說那告狀之人就是個無賴,因為拖欠你家的銀子還不上,又怕你的父母討要,才向本王告狀的。後來本王盤問了那告狀之人,你家的鄰居說的不錯。本王那時候常在街上游覽,很多人都認識本王,沒想到竟被一個無賴利用。”
“那人呢?”
“殺了。”
蕭艾咬著嘴唇,苦笑道:“那王爺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