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2/4 頁)
黃子澄前思後想,終於跪地,“皇上,如今,我們已經沒有能夠迎戰燕軍的大將啦。”
朱允炆吃驚,“怎麼會沒有呢?當年跟著皇祖父打江山,那麼多能征善戰的王公,怎麼能說沒有人呢?”
黃子澄跪道:“皇上,隨先皇征戰的那些將軍,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華雲龍,廖永忠等將軍已經過世。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發,洪武二十五年,藍玉案發,十幾年間,馮勝,常茂,李善長,唐勝宗,傅友德,梅思祖,陸忠亨,鄭遇春等二十多位將軍以連坐罪處決,全家抄斬,如今朝中早已沒有像他們那樣可打仗的將軍啦。”
朱允炆心裡咯噔一聲,“偌大個朝廷,你告訴朕,沒有可以打仗的將軍?”皇祖父,您把這根帶刺的棍子,是不是剔的也太乾淨了些?
梅殷此時不想再講話了,梅思祖乃身生父親,因胡惟庸案連坐,自己也因此被遣去了山東,哼,先皇啊,你當時可想到會有今日?
方孝孺道:“皇上,中山王徐達並沒有被株連,他的三個兒子尚在……”話還未說話,齊泰打斷道:“方大人,你難道不知道中山王徐達和朱棣的關係嗎?他的兒子,能用嗎?”
“有了!”黃子澄奏道:“皇上,武定侯郭英尚在人世,他跟隨先皇南征北戰,可謂是身經百戰吶,他可用。”
齊泰擺手道:“武定侯如今已有六十五歲,他早年間大傷小傷的,如今只能臥病在床了,早已不能站立,更別說騎馬打仗了。”
“那……”黃子澄想破了腦袋,終於,“皇上,還有一人,長興候,耿炳文,此人隨先皇征戰時,已經功至大將軍,之後又被先皇封為長興候,而且,他的長子還娶了您的皇姐江都公主,算是皇親,一定會為皇上好好打這一仗的。”
朱允炆趕緊問道:“那他多大年紀了?”
“額……六十六歲。”
“這長興候比武定侯還長一歲,朕怎麼好用他?”
黃子澄嘆氣道:“皇上,大明定國已經三十二年,當年隨先皇征戰的將軍肯定已經年老,不過聽說,這長興候,身體比那武定侯好,好像沒那麼多病。”
朱允炆有些犯難,“那要是不用這些老將呢,年輕一些的將領,都有誰?”
“皇上聖明,依微臣看,就應該重用一些青年將領。”
梅殷忙道:“皇上,臣以為還是任用開國大將比較好,年輕的將領,都是在軍營中訓練出來的,沒有真正的實戰經驗,相比較那朱棣,可謂是身經百戰,他是個極不好對付的人,此一戰,就是要揚皇上天威,所以為安全起見,還是應該任用老將。”
“姑父言之有理,四叔是個很會打仗的人,所以,朕應當選一位比他威信高的老將。”朱允炆點頭,隨之揚聲道:“明日召耿炳文覲見封他做大將軍,領兵北伐1
“那皇上打算徵調多少兵馬?”梅殷問道。
朱允炆想了想,“既然決定北伐,還是速戰速決的好,那就三十萬吧。四叔八百人起兵,如今幾座城池加起來應該也不超過五萬,朕用三十萬,應該夠了吧。”
“皇上聖明。”黃子澄笑道:“我們用六倍於他的兵力,想那朱棣好日子到頭了,他甚至都不敢應戰了吧。”
方孝孺哈哈道:“是啊,要是他能有自知之明,主動投降,那是最好的啦。”
“皇上天威所到之處,必定嚇得那些賊子膽顫,臣估計咱們三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往北平,他們肯定不戰而降呀。”
“哈哈哈……”
梅殷聽著他們一唱一和的,好笑的搖搖頭,又奏道:“皇上,還有一事。”
“說。”
“既然,您已經決定討伐朱棣,那其他的藩王,您也不需要再有顧忌了,畢竟他們現在多數是向著朱棣的,臣以為還是要先下手,削掉剩下的藩王較好。”
“不可!”方孝孺道:“此時削藩,只會把其他人逼向朱棣那邊。”
朱允炆道:“方愛卿言之有理。”
梅殷又道:“那就先抓起來幾個,皇上也不要下詔削藩,只是把他們召回京都,留他們在宮裡,好吃好招待著,不就可以了?”
“那姑父以為朕應當召哪幾位藩王?”
“離朱棣最近的一個,也是所有藩王中,勢力最強的,大寧的十七王爺,朱權。”梅殷篤定道:“他的藩地最遠,實力也是最強的,光甲兵就有八萬,加上朵顏三衛,戰車戰馬,勢力不容小覷呀。若他調頭幫助朱棣,那可就太危險了,還有十五王爺,朱植,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