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3/4 頁)
現了畏敵的情緒,看來,一旦打起來,我們還是要頗下一番功夫的。”
朱棣靜心聽他們說,一邊想著對策。
張玉走進來了,“王爺,打聽清楚了。”
“說吧。”
“統軍將領是老將,耿炳文,領兵約十三萬左右,以真定府為大後方,分別分兵在河間,啵�蕁O確娌慷釉既�蛉耍�鴨絛�蟣憊�戳恕!�
“十三萬?”火真忙開啟那詔書,仔細瞅瞅,“不是三十萬嗎?咋就來著這麼點兒?”
張玉望著朱棣,一笑,轉身回稟火真,“老將軍不要再生氣啦,很明顯,相比較皇上的這道詔書,王爺的那道‘告天下臣民書’,更順應人心。”
納哈出一捋鬍鬚,“看來,小皇帝的確不能服人吶。”
朱能點頭,“的確如此,不過十三萬也算是一支大軍了,如今正要打起來,我們還是很吃力的,尤其,領兵的還是耿炳文。此人還是很厲害的。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呀。”
“耿炳文?”火真抓抓腦袋,一拍大腿,“我想起來啦。至正二十八年的時候,徐達,常遇春兩位大將軍攻打河南,第二年,又攻下了元朝的都城,都有他呀。”
“你怎麼知道?”
火真拍了拍陳亨的肩膀,“當年徐達攻進北平的時候,老子就在你腳下這塊地兒,拼命吶,嘿嘿。”火真不好意思的笑著,“不過當時,咱們還是敵人,我那時是為元順帝拼命呢。”
朱棣溫暖一笑,“火真將軍,當年忠心護主,可敬可佩。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火真難得憨厚笑道,“那時候,我也不是大將,不過那耿炳文好像也還不是什麼領軍的大將吧,就是跟在徐達後面的小將而已,所以,沒能跟他交上手,現在到好啦,沒想到三十幾年過去了,老子還能跟那小子幹起來。”
朱能問道:“王爺,我們眼下應該怎麼辦?”
“是啊,是啊。”一個個將軍摩拳擦掌的望著朱棣。
朱棣磚砌茶盞,吹了吹,並沒有看向行軍地圖,而是安然的坐在椅子上,輕鬆道:“我們現在有多少兵馬?”
張玉道:“加上幾個已經拿下的城池的守軍,不足五萬,真正能跟我們上戰場的不足三萬。”
朱棣咂了一口熱茶,“所以,從兵力上,五倍的兵力多於我們,允炆佔了絕對的優勢,這一仗,若論戰法,只怕不論如何打,我們都不佔優勢。”
“王爺,您這話是什麼意思呀?”火真跳腳:“這仗還未打,您怎麼能說這樣的話嘛。”
“咳咳。”朱棣握著拳頭。
朱能拽了拽火真,一本正經道:“王爺的意思是,我們若想取勝,不能單從戰法上論。”
朱棣看著火真,笑道:“老將軍,您先彆著急。本王話沒說完。”話雖如此說,卻微微皺起了眉,此一戰,的確很難打,但是不能戰前畏敵,也不能戰前輕敵。
於是邊思索著,邊道:“耿炳文,早年間,就一直跟著徐達,常遇春這些大將打仗,河南,大同,北平,他的確是親身經歷了很多的戰役。至正十七年,他獨自領軍,接連攻下了廣德,長興,大敗張士誠,擒獲了張士誠手下多員大將,不僅如此,之後他與張士誠多次交手,均以出其不意大敗對方,此人還是很會打仗的。”
幾位將軍沒有再說話。
朱棣接著說道:“父皇封他為長興候,就是讚揚他,守著個長興城,跟張士誠打了十多年,最後親自擒獲了張士誠的三軍元帥,致使張士誠圍困平江,後來的事,想必幾位將軍,都清楚。”
“王爺,您到底是什麼意思嘛,您這樣誇這個耿炳文,豈不是長他人志氣了?”
“本王沒有誇他,本王在說事實。”朱棣掃過幾位將軍,嚴肅道:“首先,耿炳文身經百戰,是個十足的老將,靈活機變,估計如今的朝廷無人能敵,再者,身為老將,他親自領軍,北伐大軍,人心齊,士氣足,最後,他對先皇很忠心,他的兒子又娶了允炆的長姐,算是姻親,所以,他一定會盡力打這一仗。”
朱棣輕鬆一笑,“好啦,耿炳文,只有這些長處了。”
張玉抿嘴笑道:“王爺只是不希望屬下們輕敵而已,其實您有應對之策,對嗎?”
朱棣雙手交握,繼續道:“守城十多年,兵敗張士誠,這就是他的優勢,但是,他這次是北伐,不是守城,所以,這就變成了他的弱勢。要知道本王是不可能給他十多年的時間的。”
“哈哈……王爺,您這話聽著才過癮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