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3/4 頁)
,咱們拿下這裡都不敢打硬仗,這幫人居然想蠻幹?不知道要枉死多少將士性命呢?”
“王爺,可是咱們不就是來救援的嗎?為什麼還要在二十里外紮營?”
朱棣長抒一口氣,笑道:“既然他們一時間攻不下來,本王當然不急著救了,何必非要跟他們打一仗呢,他們徒添死傷,咱們可沒有必要。”
張玉問道:“王爺有主意了?”
“剛才陳亨將軍說的不錯,夏天,本王攻打這幾座城池沒有打硬仗,雖然現在我們由攻變為守了,但是本王還是不想打硬仗。”
朱棣清亮的眸子一笑,“淮陰侯吳高乃開國大將吳良之子,他的侄女兒也就是湘王的王妃,他曾在北平都政司練兵,此人的確很用謀略,帶兵征討百夷,土司,還是很會打仗的,不過,此人很膽小,五六年前,他被北平都政司裡的人陷害,居然一句辯駁的話都不敢說,所以被貶去了廣西。”朱棣看著遠處,不急不慢笑著:“本王認為解決了他,就可以啦。”
“王爺,可是領兵的是遼東總兵楊文呀。”
“你們看他蠻攻永平,你們認為他會打仗嗎?”
“哈哈哈……”
朱棣接道:“至於耿瓛,他的父親剛剛被削去了職務,他心裡應該不快活吧,捉到他之後,務必好生招待,然後放了他,本王要他念著恩,有氣就找朱允炆去吧。”
“好!聽王爺說話真暢快,就照王爺說得辦!”
張玉點點頭,“王爺還想用計?”
“而且是,故技重施。”
張玉明白了,聽王爺話的意思,是想像攻打山海關那樣,反間計呀。“可是他們那邊沒有像陳亨將軍這樣的自己人,作為內應啦。”
朱棣哈哈笑道:“那我們就把他們引出來嘛,你們知道嗎?永平府自古以來,就有‘三山不顯,四門不對’的說法,曹操在此建城也算是頗費了心思的,整個府城建在三座山中間,交叉相連,從城內看不見山,從山上也看不見城。你們說,這是不是絕好的伏擊地?”
一番話說完,大家都明白了他的用意,紛紛信心十足的點頭贊同。
“那王爺要如何把他們引出來?”
朱棣想了想,說道:“寫信告訴楊文,就說,‘吳高心裡一直記恨皇上削藩湘王,害得自己的親人自焚而死,如今知道朱棣到此,已經投降了,正打算裡應外合殺掉他呢’。”朱棣又想了想,道:“恩,就這樣說吧。”
張玉皺眉道:“王爺,會不會太明顯了?”
“唉,對付楊文這樣的人,還是簡單點兒好。”
一日之後,楊文罷免了吳高兵權,將他連同那封信一起送回京都,楊文字人氣得火冒三丈,帶著兵奔著朱棣就來啦,然後就被伏擊啦,在兔耳山大敗,永平解圍。
朱棣可沒有等著矗諦潘統齙耐保丫齬亓恕
身後將軍個個疑惑著急,王爺不馬上回北平,居然還往北走,這都到塞外啦,但是他們都很服氣這位王爺,像個主心骨,跟著他總是沒錯的。
“這才是王爺真正的目的,對嗎?”張玉問道。
朱棣挺拔著身子騎在馬上,輕快著,“若非來找他,本王的確不用親自來一趟。”
張玉並騎,問道:“王爺,能不能讓屬下猜猜您的打算?”
“好哇。”
“您說過的,十七王爺會幫您的,可是您居然特意帶這麼多兵來,幾乎是傾巢而出,所以,您是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對嗎?”
“哈哈哈……既然如此,那這件事,本王就交給你辦啦。”
“王爺放心吧。”
快到大寧邊境,燕軍所有人停止前進,朱棣單騎入城,另一邊,朱權早已得到訊息,寧王府外相迎。
“四哥。”朱權抱拳躬身。
朱棣趕緊扶起他,親和道:“你我兄弟,多年未見,不必如此客氣。”
“四哥,外面人多眼雜,咱們進屋說話。”
朱棣隨他進府,屋內早已擺下宴席,“十七弟,我今日前來,其目的,你應該知道,對嗎?”
朱權淡然,“知道。”說著,給他斟酒。
“十七弟,李景隆在德州召集了五十萬的軍隊要來攻打我,而我的軍隊到如今也不過七八萬,還都是才收編的,四哥我已經山窮水盡了,很需要你的幫助啊。”
朱權半笑。不到他山窮水盡,怎麼能看出自己重要呢?至少不能讓他成事之後,過河拆橋。
朱棣望了望,誠懇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