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也會指點她寫字作畫。她現在對翰墨丹青表現得遠比兒時有耐心,不再胡亂畫上兩筆就想往外跑,為完成一幅滿意的作品,她可以在書房裡練上一整天。我訝異於她的變化,問她:“公主以前不是說練習書畫太浪費時間,通常是老夫子所為麼?”
她回答說:“正如你所見,我時間很多,而且,人也老了。”
雖未同宿,李瑋倒也經常來看公主,但兩人很少有話說,就連進膳時李瑋也只能找到一點可有可無的問題來問公主,例如某道菜是否合公主口味之類。公主通常是隨口敷衍,不過她所說的每一句話李瑋都能用心記住。有次公主不過是提了句江南的醉蟹味道不錯,但宮中已無存貨,第二天公主的餐桌上便有了一盤江南醉蟹,也不知李瑋是從何處尋來。
為求取悅公主,他表現出了無限誠意,但有時會弄巧成拙。
某日公主情緒不佳,閉於閣中不願出門,李瑋入內問安時小心翼翼地建議她去花園散心,公主懶洋洋地應道:“這園子就那麼點大,每個角落都走遍了,有什麼好看的?”
李瑋想想,道:“前日我去宜春苑,見附近有一大片荒地,比咱們這園子大三倍有餘。回頭我去打聽打聽,看這地是誰的,索性買了來,再建一個有亭臺樓榭的大花園,以供公主遊樂。”
公主道:“罷了,當初修這公主宅都大費工時呢,若園子再大上三倍,買地和建房子都要花許多錢,勞民傷財的,還是省省罷。”
… 手機訪問 m。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八章 十二闌干閒倚遍(18)
“不妨事,”李瑋立即應道:“我不缺這個錢。”
或許他是無心,但這話我聽著尚覺刺耳,更遑論公主。公主微蹙著眉頭凝視他半晌,最後漠然回了一句:“好,你自己看著辦罷。”
李瑋似乎並未意識到他令公主不快的原因所在,繼續以他最不欠缺的財力頻頻為公主獻禮。見公主常習翰墨,很快又送來一批文房用具:瑪瑙硯、牙管筆、金硯匣和玉鎮紙。
“真是恨不得連墨都用金銀來做。”看著這堆熠熠生輝的禮品,公主不無鄙夷地說。
不久之後,李瑋又送了一塊名墨給公主,雖然不是金銀做的,但同樣未擺脫弄巧成拙的命運。
冬至那天,天子照例要受百官朝賀,京中所有有官銜的官員都要穿戴簪纓朝服入宮參加朝會,莊重如大禮祭祀,這個儀式稱為“排冬仗”。排冬仗結束後,皇帝會宴請群臣,並賞賜新衣禮品。
駙馬都尉李瑋亦入宮參加了朝會,其後的宴會剛罷,他便興沖沖地趕了回來出席家宴,一進門即取出一段廷珪墨雙手呈給公主:“公主,這是官家今日賞賜的。上次我便想尋一段古墨給公主,但沒找到合適的,如今恰好補上。”
歙州李廷珪是南唐制墨名家,其墨能削木,墜溝中經月不壞,且有異香,一向為士大夫所推崇,而且由李廷珪親自制造的李墨已越來越少,宮中所存也不多,故世人莫不以獲賜廷珪墨為榮。現在李瑋奉上的這段呈雙脊龍樣,上有“廷珪”二字,確是李廷珪當年進貢的珍品。
公主接過看了看,不置可否,但問李瑋:“爹爹賜你的就是這段?”
“那倒不是。”李瑋如實作答:“官家賜我的原本是另一段,從上面刻著的名字來看,那墨工也姓李,叫‘李超’,大概是李廷珪的後人罷……”
“哦,”公主不動聲色地再問他:“那你怎麼又拿了廷珪墨回來?”
“後來我發現身邊學士們獲賜的都是廷珪墨,可能廷珪墨存世不多,官家一向禮眷文士,所以賜給學士們。”李瑋解釋道:“我向鄰座的蔡君謨蔡學士借他的廷珪墨來觀賞,他大概看出我喜歡,便主動提出跟我交換……”
公主不由冷笑:“於是你用李超墨換了廷珪墨?”
李瑋點頭,不忘稱讚蔡襄:“蔡學士竟肯割愛,真是慷慨。當然,我不能白領了他這人情,日後會再備些禮送給他。”
公主無話可說,將廷珪墨擱在桌上,推回李瑋面前,然後起身,默默離去。
她的反應自然不是李瑋所預料到的,這令他茫然失措,站起目送公主遠去後才轉頭看我,惴惴不安地問:“梁先生,我是不是說錯了什麼?”
我思忖再三,最後還是決定告訴他真相:“都尉,李超是李廷珪的父親。”
李瑋愕然,呆若木雞。而一直旁觀的楊夫人此時對這古墨亦有了興趣,開口問我:“梁先生,那這墨是李超制的貴還是他兒子制的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