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個男子相見?但東家的話,不能不聽啊……所以還是扭著渾圓的身子退下了。
孟璋的臉陰沉的快要滴出水來,毓秀心裡打著鼓,陳芸站在一旁施了個禮。
“皇兄,你怎麼連這裡都找到了?”毓秀臉上堆著笑,她剛剛在街上遇見孟璋,生怕被他認出,心想這首飾鋪子孟璋應該不會進來,所以才躲進來的,誰知道還是被他找到。
孟璋看了陳芸一眼,陳芸想著自己是不是多餘了應該退下?只聽孟璋沉沉開口,“吳定榮親自登門拜訪,你換了身衣服就換到了首飾鋪來了?”
這吳定榮乃是嶺南王世子,這次隨嶺南王前來面聖,因對毓秀長公主心有傾慕,便登門拜訪,當時毓秀正在院裡舞劍,正與吳定榮狹路相逢,這吳定榮見了毓秀一番誇讚,讓毓秀心裡嘔吐連連,忙以換衣服為藉口從後門溜了出去。吳定榮等不來公主,只得去了璋王府,孟璋早料到毓秀的把戲,這才親自出門尋人。
第三十章
“你若中意,我便向皇兄和太后求了這門親事,你若是不喜那吳定榮,便去和他說清楚,有我在,不會有人勉強於你。只是,你避而不見是什麼意思?”孟璋對外人是有幾分威嚴在的,但對毓秀一向是溫柔謙和,這次卻為吳定榮的事語氣有些重,俊眉緊緊皺著,兄長的威嚴十足。
毓秀嘟嘟嘴,把玩著自己的手指,每次她被皇兄或者母親訓話時,都會做出這副委屈又乖巧的模樣。陳芸站在一旁覺得有些尷尬,如果要是在現代,面對這種場景,她可能會站出來為毓秀說兩句,可這是古代,她這種沒有什麼身份的人可不敢隨便接話。
孟璋見自己的妹妹低眉順目,也不忍再責罰什麼,便放軟了聲音,“還不隨我回去?”
毓秀只得乖乖跟在孟璋身後,忽然想起什麼似的叫住孟璋,“銀子!”
孟璋疑惑的回頭看她,毓秀伸出手,“都怪你,遇見你我一緊張,就打碎了陳芸家的首飾盒,你借我銀子我賠給她。”
陳芸哪裡敢要,忙推說不用,毓秀也不是喜佔別人便宜的人,一定要原數賠償,孟璋身上也沒帶銀兩,身邊也沒跟著僕從,便從腰間卸下一塊玉佩交給陳芸,“暫且以物相償吧。”
陳芸也不推脫,忙接過玉佩,一邊道謝。
孟璋看向毓秀,“這下可以了?別再拖延時間了,除非你永遠不回府,否則那吳世子必是要一直等你。”
哎,什麼都瞞不過二皇兄的法眼,毓秀只能老老實實跟著孟璋回去。
陳芸握著手中刻著“璋”字的玉佩,望著兩人遠去的背影,忽然想念起自己的哥哥來,不知道陳秀和陳老爺此行要多久才能回來,如果哥哥在,一定會支援她的決定的。
~~
回府的時候,守門的小廝一下子迎上前來,“三夫人可算回來了,老太爺老太太一直在等著您呢!”
此時,烏雲壓頂,天色有些灰濛濛的,正如陳芸的心情。她如今只要踏進鄭家的門,就能感覺出一股低氣壓來。
陳芸和兩個丫鬟面面相覷,“我自己過去吧,蘭芳,你隨青璇回房,出什麼事再來找我。”
她可不能讓老太太再見到青璇。
陳芸跨進老太太院子的一刻起,就發現原來大家都在了,見她回來,每個人都看向她。
又是熟悉的“我是外人”之感。
今日沒有向老太太通報就擅自出府,陳芸知道肯定又要受老太太的責罵,所以她已經放慢了步子,以“蹭”的速度來到老太太院子。
不過,事情好像也沒她想的那麼嚴重。
“陳芸,這是打哪回來呢?”老太爺位居高堂,笑著問道陳芸,十足長者模樣,沒有一絲質問,彷彿只是閒話家常。
老太爺前些日子又被請到盧陵侯府,教廬陵侯的大公子功課,今日才剛剛回家。一回家就聽到老太太和自己抱怨三兒媳婦又如何如何了,其實老太太關於三媳婦的評價老太爺向來只信半分,她的妻子對三兒媳偏見頗深,老太爺還是知道的,所以今日聽說陳芸出府,老太爺並不惱怒,凡事皆有因果。
老太太扭著臉坐在老太爺身側,心情頗為不佳。
陳芸下意識的看了眼鄭遠池,他坐在老太爺下首第三座,身後站著初月,鄭遠池面色也不好看,他一定沒有想到自己會忤逆他的母親吧!
陳芸微微一福,半真半假的說道,“兒媳連日在病中,許久沒有回過孃家了,甚是想念家人,所以便出門看看。”
“哼,你們聽聽這話說的,好像我們鄭家怎麼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