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做一個無實權的閒散王爺,但累積多年的軍功並不能讓他完全讓自己脫離朝堂之外。
這一日,璋王府迎來一位不速之客。
孟璋正在房中讀書,聽得下人通報三皇子到訪,便放下書本親自到府門相迎。
還未走到三皇子跟前,孟璋便聽三皇子老遠對他喊了一聲“二皇叔。”
孟璋和三皇子雖是叔侄,但因為孟璋之前不在京中,所以彼此倒也並不熟悉。三皇子對自己這位二皇叔的印象僅僅停留在傳說裡,遠不如和三皇叔平王來的親近。
孟璋當然知道三皇子“無事不登三寶殿”,突然到訪必是有事相求,再想到近日朝中局勢,心裡也猜出幾分對方的來意。
“侄兒得知二皇叔大喜將至,特地攜帶美酒前來道賀。”
“三皇子言重了。”
說著,兩人步入中庭,孟璋吩咐丫鬟備一桌美酒佳餚,三皇子笑道,“二皇叔盛情,侄兒便卻之不恭了。”
孟璋給一個丫鬟使了個眼色,丫鬟會意,便去通秉了陳芸:殿下今日不能和姑娘一同用膳了。
三皇子問了孟璋許多用兵之道,孟璋一一耐心解釋,一個願意教,一個願意學,叔侄倆不知不覺中倒是減少了幾分生疏。
酒至半酣,三皇子不由說道,“實不相瞞,侄兒對皇叔崇拜已久,一直都想找個機會和皇叔請教一二,只是苦於沒有機會,前些日子皇叔大病,侄兒也一直心焦神憂,但也不能出力一二,如今,看見皇叔沒事,侄兒也算放心了。”
不愧能在皇子中脫穎而出,深深遺傳了其父的世故圓滑。
孟璋只是淡淡的笑,不作回應。
最後,三皇子終於忍不住了,試探的問孟璋,“不知皇叔可願重回戰場?”
孟璋放下酒杯,神情變得頗為嚴肅,“江山代有才人出,本王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皇上叫本王向東本王豈敢西行?如今,皇上已經不需要本王了,本王也不敢存什麼非分之念,上戰場這事沒有什麼願不願意之說。”
“二皇叔!邊陲軍事告急,父皇有意指派我二十萬大軍剿殺蠻荒,我雖有陣前殺敵之心,但畢竟初生牛犢,失我一人性命名聲是小,毀我天朝天威國運為大!侄兒恐怕難當重任,還請三皇叔幫侄兒一把,勿要讓萬千臣民因我而陷入水深火熱!”
孟璋面上露出不忍神色,心裡卻明白,三皇子不過是怕自己殞身戰場,到時候屍骨無存,儲君之夢也就碎了。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當今聖上敏感多疑,對武將最為忌諱,三皇子這一戰若是死了倒能榮譽加身,若是活著回來,軍功赫赫,再加上又是儲位之爭的有力人選,恐怕會讓聖上更為忌憚,以後恐怕會和他一樣沒有好日子過。
這才是最讓三皇子害怕的。
當然,以三皇子目前的城府尚還理解不到這一層,定是有個高人在他背後支招。
平王殿下,你可真是深解聖心啊,竟把燙手山芋推給了本王。
第七十一章
明日便是與王氏的三日之約,陳芸事先讓青璇做了一身大碼的深紫色的衣服,穿上試給青璇看。
“小姐,您如今也算是殿下的人,根本就不必如此避諱的,就算被人撞見也是別人繞著您走。
”青璇替陳芸整理好衣領,“這麼看確實顯的臃腫了些。”
“正是因為殿下,才更需要低調行事。我如今既然脫離了鄭家,理應離鄭家上上下下都遠一些,若是還和鄭家不清不楚,倒讓別人說閒話。”陳芸見這衣服效果不錯,足以掩飾自己的身形,便把衣服換了回來。她想了想,還是問青璇,“殿下歇下沒有?”
青璇低頭直笑,“小姐,您和殿下真可謂是伉儷情深,殿下會客最先想到的是不能陪您用膳,還特地派人知會一聲,您一刻不見殿下就想的慌,如果老爺和夫人知道殿下待您這般好,也該放心了。”
陳芸作勢要擰青璇的嘴,這丫頭以前陪自己在鄭家的時候還端著老成,在璋王府待了兩天倒把脾氣養出來了。
其實,陳芸也知道,以前在鄭家自己是個不受寵的夫人,連帶著丫鬟也抬不起頭做人。而如今,孟璋雖然還沒娶她,卻待至上賓,長眼的人都看的出來,所以也沒人敢怠慢她。
她從來沒有變過,只是身邊那個男人變了,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取決於男人對自己的態度,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青璇看陳芸臉色沉下來,也不敢再說笑,陳芸見她老實了,便趁機教育她,“人家給咱們臉面,咱們做事就更要小心謹慎,你可別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