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頁)
走吧。”
小輩兒們都樂意出去,徐老夫人便向楚寒衣道:“既是如此,你那裡先安排車馬,明兒你親自帶過去。”又問二夫人和三夫人,“你們呢?”二夫人昨兒才參加過賞春會,自是不願動彈,三夫人也說不去。
如此一來,也就楚寒衣帶著兩位姑娘和三個兒媳婦了。她那裡張羅著馬車,徐湘卻是在車裡坐不住的,纏著道:“娘,我要騎馬去!”說著就問旁邊的琳琅,“咱倆騎馬好不好?”
琳琅當然也想騎馬,不過畢竟兒媳婦和姑娘不同,她看了楚寒衣一眼,且她的馬術不如徐湘純熟,便道:“我到了莊子再給你起碼,路上還是跟夫人一起坐車吧。”楚寒衣自是答應,當下就讓婆子們準備去了。
這裡琳琅回到雙泉館,並不見徐朗的身影,原來是往他的書房去了。琳琅以前還從未去過徐朗的書房,當下就讓黃鶯帶路,往那裡去了。
徐朗的書房離湖不遠,後面是一排翠竹,前面則是牡丹花叢,這時節成片的牡丹中已經打了不少花苞,怕是過兩天就能有絕豔的牡丹可看。黃鶯擅園藝,雙泉館裡的幾十盆花兒都是她養的,眼前這成片的牡丹也是她的傑作,雖然一樣是露天種著,這裡的卻要比賀府那一片旺盛許多,花苞打得也早,青翠的綠葉間偶爾探出來,煞是可愛。
書房的窗戶洞開,徐朗似乎是聽見了動靜,這會兒雙手撐在窗臺,正往這邊看。牡丹叢中的麗人兒穿一襲海棠紅灑金的對襟,下面素白的長裙,長髮挽成髻在後面,只有一綹青絲垂在胸前,襯著耳邊的紅翡翠滴珠耳鐺,在春光下格外嫵媚嬌豔。
人說富貴溫柔鄉最能消磨人的意志,徐朗以前還不信,這會兒倒真是有這感覺了。身邊有這樣的美人兒陪著,若沒有強大的自制力,恐怕真會沉溺在良辰美景之中,再無鬥志。
不過身側就是漠北寄來的書信,而今局勢越來越亂,要想留住這美人美景,首先還是得有人鬥志昂揚,保家衛國。
他拿起茶杯抿一口茶,正巧琳琅仰著臉衝她笑了笑,頓覺秀色可餐。
書房向陽,簷下幾隻鴿子在撲騰,黃鶯曉得這裡的規矩,到得門外便停住了腳步。琳琅也知男子的書房乃是重地,輕易不許人進去,腳步微微一頓,裡面徐朗已經走過來牽起了她的手。夫妻兩個走進裡面,餘下眾人在外伺候。
書桌上擺著厚厚一摞書信,後面的書架上珍籍滿目。琳琅以前只進過賀文湛的書房,立面擺著的全是經史之書,外加許多古籍字畫,筆墨紙硯皆十分講究,滿滿的文人氣息。徐朗這裡卻又不同,書架上一半是史書,另一半全是兵法,除了東側有一副《秋後牧馬圖》外,再無字畫,屋中陳設著銅鼎、奇石,另有兩把寶劍。
看了一圈兒沒見著硯臺,琳琅失了興致,便往書桌邊走。
徐朗也不去收起那些信件,坐在寬大的狐皮圈椅裡,伸手將琳琅攬進懷中,道:“瞧瞧這上頭寫的。”
小而簡潔的信紙,沒有印信封泥,卻像是捲過的痕跡,上頭寫的是關於魏家的事情。琳琅看完後微微吃驚,“這種事你都能查出來?”
“有心要查的話,沒什麼難辦的。”嬌妻在懷,徐朗的氣勢柔和了不少,雖然說的是殺伐烽煙的事情,聲音卻平靜無波,“去年漠北的軍資遲遲不到,叫將士們作戰艱難,原來是他使的手段,膽子倒是不小。”
琳琅冷哼道:“魏家膽大的事兒還多著呢!”話一出口才反應過來,當即掩飾道:“他們不是還跟朱家勾結嗎?要是讓皇上知道了,哼。”
徐朗笑了笑沒說話,扶過琳琅的臉來對視了會兒,忽然輕輕在她眼睛上一吻,低聲道:“琳琅,有時候我真是對你好奇。”卻也沒有往深裡說。抱著她靜靜的坐了會兒,窗外竹葉沙沙,可以瞧見遠處湖面上搖曳的波光,琳琅打趣道:“風景這邊獨好,你倒是會挑位置。”
“這裡以前是祖父的書房,後來給了我,後面的竹子和那幾棵柏樹都是他老人家種的。”
徐朗的祖父徐衍也算是個傳奇人物,一生戎馬征戰,立下功勞無數。難得的是他文武兼修,在沙場上雷厲風行令人聞風喪膽,到了尋常時候,卻又是個風雅人物,縱然詩詞歌賦上比不得那些常年舞文弄墨之人,在一眾武將裡,其眼光和書畫造詣也是出類拔萃的。
三爺徐奉英的母親吳姨娘當年就是有名的才女,因為出身不好做了妾室,當年她貼身伺候徐衍筆墨,可是受盡了老國公爺的寵愛。不過老國公爺一走,吳姨娘就也沒了倚仗,不過半年就含恨而逝了。
自徐奉先以下,徐家這些個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