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4/4 頁)
死無論是時機還是事件本身,都充滿了詭異之處。傅珺前警察的直覺告訴她,這絕對不是一場普通的事故。
其次,傅珺排除了一般殺人的可能性。比如車伕見色起意,意圖不軌,或者有人圖財害命等等。
若是前者,則馬車必會駛往人跡罕至的密林,以方便行事,而不是直直奔向亂石堆砌的險地;而若是後者,從姑蘇傳來的訊息卻說,流風等人死時身上錢財俱在,並無丟失。
此外,流風的底細傅珺查得極細,可以說,對於流風近十年來的生活軌跡,傅珺完全瞭若指掌。
一個像流風這樣刻意隱忍、深居內宅的丫鬟,傅珺不認為她能招惹到什麼厲害的仇家,且這仇家還非要致之死地而後快?就算是府中有人看流風不順眼,也犯不著如此大動干戈。
內宅之中置人死地的辦法多得是。更何況。流風當時乘坐的馬車還不是府裡提供的,而是在車馬行裡僱下的。
這種充滿了隨機性的佈局,內宅中人沒這麼大的本事,其手法也不大像女子所為,倒是像男子多些。
因此,在排除了以上幾種可能之後,傅珺便想,流風會不會死於仇殺?
不是普通的仇殺,而是世仇敵人的報復。
比如說,她死於南宮一族的仇人之手。
傅珺大膽猜測。在大漢朝。也許還有另外的人察知了流風所知的那些事,並知曉了流風的真實身份,而此人恰與南宮一族有仇。
若如此假設,此事倒也勉強說得通。
唯有一點令人不解:若是仇殺。流風姐弟死得也太容易了些。不太符合仇殺的一般規律。
那個殺死流風之人對南宮家的仇恨。積年日久。非短期可為。而像這種數十年來隱忍、一朝復仇的仇殺,絕不該是驚馬墜崖這般簡單。
通常說來,仇恨的時間越久。殺人的手法便會越殘忍。傅珺
前世曾經接觸過此類案件,那些被害人或是臨死前受盡折磨,或是死後被各種虐/屍/、毀/屍,死狀均極為慘烈。
流風之死,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