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第3/4 頁)
開了自己親爹,這事兒只要有腦子的都能看出個一二三來。這才是“閻王打架、小鬼遭殃”呢,他們這些拿口糧混日子的能躲還不趕緊躲開?
何、張兩位評事此時卻是滿嘴發苦。
他們留下來就是要聽案子過程了,還要看審全程,記錄案情。他們對貴族深宅間的鬥爭真的不感興趣啊。這些秘辛可不是那麼容易聽的,沒準兒就要惹禍。此時他們深恨今天出門沒看黃曆,攤上了這事兒,簡直是倒黴透了。
這時就聽他們的唐大人溫和地問道:“何張二位評事還要做記錄,可否容他二人先坐下?”說到這裡,他們尊敬的唐大人還打了個哈哈,語氣十分客氣地道:“啊哈哈,要寫字嘛只能坐下寫,跪著寫不大方便,傅四姑娘看……”
“兩位大人請便。”傅珺語聲溫和地回了一聲。何張二人不由自主抹了把汗。
他們大人好歹也是三品大員,卻也架不住這位傅四姑娘上頭有太后娘娘罩著,皇后娘娘待她又特別親厚。只看唐大人現在的態度,便可知他對此事也是很謹慎的。
守在外頭的眾百姓們,眼睜睜看著大理寺的兩扇大門緩緩合攏了來。他們眼中最後的形象,便是那兩個補子上畫著鸂鸂的吏目,正自從地上站起來,而那位傅四姑娘背影,仍是挺秀如昔……
第522章
盧瑩坐在妝臺前,向鏡子裡端詳著髮間的金累絲點翠鑲紅寶石鳳釵。
“夫人戴著這釵子真好看,鮮亮得很呢。”一旁的丫鬟笑著奉承道。
盧瑩微蹙了眉:“黃烘烘的有什麼好看?”她向左右偏了偏頭,打量著鏡中那個穿戴華麗的美人。
她還是不大習慣這種裝束。
她記得,她的三郎最喜歡天青色,還有天水碧的料子。她自己也覺著,這顏色的衣裳最襯她。不像現在身上穿的這水紅色遍地錦通袖襖兒,上頭的金線繡花晃得人眼暈。還有這頭上的鳳釵,也處處透著俗氣。
那丫鬟偷眼打量著盧瑩的臉色,向前湊了湊,輕聲道:“老太太喜歡看鮮亮的顏色,夫人往常穿得太素了,老太太有時候未必喜歡。”
盧瑩的眉頭蹙了更深了,眼中卻掠過了一絲恍惚。
說得也是啊,她已經是夫人了,再不是撫遠侯府嬌養著的小女孩,而是要撐起一府門楣的伯夫人。
想到定西伯府老太太那張皺紋縱橫的臉,還有那一臉的假笑,盧瑩眸中的恍惚便換成了冷笑。
她拔下鳳釵往匣子裡一丟,淡聲吩咐:“拿去換成銀的,點翠多加些,上頭的寶石換成東珠,珠子不能大,小指肚兒大小即可。”
那丫鬟見她面色陰沉,不敢多言,喏喏應著是,捧著首飾匣子下去了。
盧瑩慵懶地託著腮,望著鏡中的女子出神。鏡中女子云鬟霧鬢。容顏清婉,微蹙的眉尖兒漾著輕愁幾許。
她的顏色還在,然而,她的心已經像是老了十歲了。
她輕輕嘆了口氣,忽聽門外傳來一陣孩童的笑聲,又有女子溫柔的聲音輕喚:“經哥兒慢一些,別踩著石頭子兒。”
盧瑩的眉頭立刻擰緊了。
她這個大嫂也真是有趣,自己家的孩子不放在自己院子裡帶,偏要往她院兒裡跑,這是什麼意思?
她們家紹哥兒確實不愛說話。也不愛玩鬧。性子有些沉悶。可是,紹哥兒很聰明,這一點盧瑩這個當/娘/的再清楚不過。她那個大嫂卻整天在老太太耳根兒前唸叨,說是紹哥兒太安靜了。還說他身子單薄。作出一副關心弟妹的模樣來。還真打量別人不知道她那點兒小心思不成?
盧瑩蹙眉站了起來,從窗縫兒裡往外瞧了一眼。
庭院裡還積著雪,幾樹紅梅開得正好。她的大嫂帶著三歲的嫡子陸經在院子裡折梅。小孩子穿著大紅的斗篷。虎頭鞋上鑲著珍珠,白胖的臉蛋兒上掛著笑,在雪地裡跑得正歡,遠遠瞧著像個福娃娃一般。
盧瑩眸色微冷,唇角卻是輕輕一勾。
跑吧跑吧。再跑上幾天,這孩子就該跑不動了。到時候,她倒要看看她那個好大嫂的臉上,還能不能有這許多的得意?
盧瑩淡然地看著院中的幾個人,忽聽廊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隨後門簾便被挑了起來,黃媽媽急步走了進來,神色十分焦急。
“媽媽怎麼慌里慌張的?”盧瑩微有些不悅。
這黃媽媽是她從孃家帶來的,跟了她好些年了。因性子有些慢,盧瑩平素也不大使動她,不過是看她老實本份,擱在身邊放心罷了。
黃媽媽也沒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