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第4/4 頁)
仍舊是傅莊親自相看把關的,女方仍舊不是高門,而是翰林院一位姓鄒的老編修,叫做鄒愈。
這鄒愈乃是進士出身,專心學問、淡泊名利,雖在士林中不甚有名,但清正端直,大有古人遺風。
因為人稍嫌耿介,進了翰林院之後,這編修之位他一干便幹了近二十年。看上去也並無升遷之望了。其家事亦很簡單。唯正妻並一子一女而已。
他家中孩子生得皆晚,一個兒子如今只得九歲,正準備進白石就讀。女兒鄒蕊及笄兩年,與傅琛倒是年歲相當。
張氏對這一頭婚事並不熱心。她一心想要娶的還是兵部右侍郎韓家的女兒。
無奈傅莊對此事極為堅持。先期便與鄒愈交換了信物。等於是將事情敲定了下來。張氏無可奈何之下。也只得跟上夫君的步伐,專心為傅琛操辦婚事。
長房的事情傅珺並無心置喙,不過私下裡與沈媽媽說起來時。倒是對這樁婚事頗為看好。
“編修之女,家世清明,又是¤╭⌒╮ ╭⌒╮歡迎光臨
╱◥██◣ ╭╭ ⌒
︱田︱田田| ╰……
╬╬╬╬╬╬╬╬╬╬╬╬╬╬╬版 權 歸 原 作 者
。那鄒家老家在河南,也是祖輩讀書之人。想必那家的女兒也是知書達禮的,定是極好。”
傅珺其實更想說的是,這樁婚事明顯有避重就輕的意味。
平南侯府如今也算是鮮花著錦,傅莊卻難得地保持了清醒,沒有去挑高門,而是選了個清清靜靜的編修之女為媳。再聯想他為傅珍挑的那個顧家,也是清清白白的讀書人。由此便可知,傅莊對於時局的把握還是相當準的。
最近的朝堂表面看來一片平靜,可是,許皇后懷孕已經為朝局增加了無數變數。不是傅珺陰謀論,而是縱觀她的前一世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這種變數對歷史走向的影響,有時候是極其深遠的。
傅莊的選擇或許不合張氏之意,但顯然侯爺對此十分支援。八月十五中秋家宴之上,侯爺便笑著捋須道:“我瞧著那顧家小子很不錯,讀書又肯上進,往後必有一番前程。還有那鄒家的閨女也是¤╭⌒╮ ╭⌒╮歡迎光臨
╱◥██◣ ╭╭ ⌒
︱田︱田田| ╰……
╬╬╬╬╬╬╬╬╬╬╬╬╬╬╬版 權 歸 原 作 者
,我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