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心地投入到賺錢得大業中去。
周易打聽了幾天,才挑選了幾個自己能幹的活計,賣體力是肯定不行的,又累賺得還少。教書先生或者賬房先生這兩點個會比較適合。
但是教書先生這活計不是短期的,而且他一沒中童生,二沒中秀才,只是識字罷了,別人指不定還看不起他這點學歷呢,這活計又不行。
相比之下,賬房先生反倒是比較適合,活計不累,月錢還高。只是賬房先生也需要資歷,先頭可能沒那麼容易。周父曾經做過賬房,在周易年紀小的時候就教了,周易得周父真傳,打得一手好算盤。
要不他就去縣城找找哪家需要賬房?
若是工作之餘,有空餘的時間就抄個書,換點錢,就更好了。周易平時抄的都是普通大眾的書,不值錢。要是有個孤本可以讓他抄,那就太好了,絕對能賣上個好價錢。
必須努力地攢老婆本啊。= ̄w ̄=
☆、第十八章 紅綠書紙
時間彈指而過,周易果然在縣城中尋了賬房的活計,每月二兩的銀子。也是周易運氣好,正好遇到打過幾次交到的王二。
王二聽聞周易想要找活計,念著當初蘇半夏的恩。要不是蘇半夏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讓他有錢請醫買藥,他老母親的病,絕不會好得那麼快。
所以王二二話不說就給引薦,最後周易留在了一個大布庒當了賬房先生。
布莊的東家姓鄭,因著人是王二介紹的,雖然經驗不足,但算賬的功夫卻是一流,便給了個熟練賬房的價錢。
還包吃包住,做六休一。
周易找到差事欣喜若狂,一個月有二兩銀子,還包吃住,若是幹好了,月底還能有賞銀,周易估計,這活計幹上一年半載,加上他閒時抄個書賣錢,他就能攢夠了。
最好還能多點銀子,跟媳婦成親之後買上幾畝地。周易並沒有長時間做賬房的打算,若不是因為著急攢錢娶媳婦,他也不會出來做賬房。
周易身上還是有一股子文人清高的,嚮往那種結廬而居,採菊東籬下的悠然生活。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媳婦不喜歡住縣城,喜歡住鄉下。
確實鄉下的宅子夠大,有浴池、有院子、有花園、還有菜地,然而要是搬到縣城來,只能賃小院子住。相比之下,差距甚大,周易便沒有強硬要求。
當然他就是強硬要求了,蘇半夏也不會聽他的。
人多事雜,她不喜歡。周易是知道這點的,他家媳婦愛清淨。
對於蘇半夏來說,家裡院子夠大,她晨練想跑幾圈就幾圈,家裡還有花花草草要照顧,閒著沒事還可以上山打獵,弄些野味打打牙祭。日子過得不要太美好。
只是一個人住著有些空蕩罷了,不過蘇半夏也不甚在意,特意讓周易尋了話本子來看。當然蘇半夏的樂趣並不是看話本子,而是給話本子挑錯。
有點像現代的那種,專門找電視劇電影穿幫鏡頭的人。蘇半夏樂此不疲,譬如什麼千金小姐夜會情郎,花園中連個巡邏的人都沒,也不知道那情郎是如何進的府中;
又如千金小姐沒有遇到一絲阻礙,半夜順利與窮書生私奔,也不知道那小姐身邊伺候的人是不是都死了,才能讓大活人旁若無人地逃走;
再如某位青天大老爺,看到受難的伸冤者,見其生活困苦不堪,直接給了二百兩的生活費,也不想想當初朝廷給的俸祿才多少,動不動就給上個幾十上百來,也不知道那些錢是哪裡來的……
林林總總,蘇半夏看得十二分的樂呵。才消了家中只有一個人的寂寞。
原本週易是不放心媳婦一個人在家的,還是蘇半夏極力勸說,才打消了周易想要帶她一起去縣城的念頭。
在蘇半夏眼中縣城就那麼點大,而且什麼都要花錢買,哪裡比得上農家省錢。
是以無論周易怎麼說,蘇半夏都沒能同意。最後他只能告訴自己,他媳婦武力值夠高,沒得人能欺負她。
好在新建的宅院圍牆夠高,倒是防得人偷窺爬牆,只囑咐了媳婦若不是他休息得日子,不論誰來敲門都不能開。
蘇半夏面對喋喋不休的周易,一般是不耐煩,一般是感動。為了讓小書生心裡安生,也就點頭答應。
反正她是宅屬性的,家裡有吃有喝,又有得玩,沒什麼出去的必要。上山的時候也是大清早,她家宅子附近又沒有別的鄰居,等閒人真是看不見她。安全指數很高。
就這樣,周易在縣城過上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涯,只等輪休的時候,才能回李家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