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1/4 頁)
“一路順利,沒有驚動人。”嶽哥兒說到,然後示意書童把帶回來的箱子開啟。
“這個是大哥託我順便辦的事情。”嶽哥兒拿出一件黃色的軟甲。
“這是我託了師傅的人脈和人情,找到的一個以前打鐵的老手藝人做的,用天蠶絲、金箔做的一件軟甲,為了低調,還專門鍍上了一層薄薄的黃銅。”丹青解釋,“這件軟甲輕薄,哥哥記得每日貼身穿著,可以多少護著些。”丹青漸漸有些黯然。
“謝謝你們,真的謝謝了。”川哥兒感動的哽咽起來。
“好了,你們哥哥去從軍是間光榮的事情,沒這麼哭哭啼啼的,衛家世世代代出了多少名將,你們可不能這樣,祖宗會保佑川哥兒的。”老國公勸著自己的孫子們。
“弟弟感謝哥哥們這些年來的照顧,這是弟弟照著大哥收集的藥方裡自己看著人做的一些薑糖,哥哥到了冬天的時候記得吃著保暖,別凍著了。”桐哥兒紅著眼睛說道。川哥兒高興地接過紙包摸了摸桐哥兒的腦袋。
“好了,明日一早就要出發了,早些休息吧,後面還要趕路呢。”老國公落了話音就牽著老夫人的手離開了,大家也安靜的散了。
“去了後記得多穿點衣服,注意保暖,別因為年輕就輕忽了。”第二天一大早,老夫人拉著川哥兒的手坐著最後的叮囑。
“你會識字寫字,還有舉人的功名在身,想來軍中會很快重視你的,要戒驕戒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老國公雖然也是不捨,可是還是嚴肅的叮囑。
“如果可以就多寫寫家書回來,別讓家裡人太擔心。”衛安拍拍兒子的肩膀,不知不覺川哥兒都和衛安一般高了,時間過得可真是快啊。
“去了軍中既然從百戶做起就要認真做,不能恃才傲物,平時不僅自己多寫家書回來,如果軍中有需要的,有空也幫別人寫寫,都是些有家人記掛的人。”仁杞抱著川哥兒說到。
“兒子記住了,孃親也要保重,種花田裡的一些重活我已經囑咐了老三,他會幫母親做的,您就別逞強了。”川哥兒也不放心的叮囑仁杞,仁杞怕自己哭出來,不再出聲,只是點頭。
“川哥兒不孝不能盡孝長輩身前,在這給長輩們磕三個頭,儘儘自己的心意。”川哥兒跪下,磕了三個頭,然後頭也不回的上馬離開了。大家都沒有走開一直到川哥兒的身影消失不見才離開門口回屋去了。幾個兄弟姐妹早早的去了城門口送川哥兒了,所以不在府中。
“團哥兒的任命也下來了吧。”進了正院,老國公問到。
“是的,分到了工部,在水部領著一個八品的小主簿,管著幾個人從整理以前的資料開始,等上手了可能會另外提拔。”衛安回答老國公的問題。
“如今到了五月裡了,京裡沒下過什麼雨,看看仁杞的花田長勢如何,若是還行,再讓團哥兒多做打算,若是不行就先以自家的為基礎好好研究研究。”老國公點點頭,認同衛安說的。
“過兩天安兒也要去軍中了吧。”老夫人突然開口看著衛安說到。
“兒子這回離京中近,可以時常回來,按著巫將軍定下的的習慣可以每隔三天回府住上一晚,每隔六天修沐一天。”衛安笑著說道。
“既然這樣就好好給阿福看看婆家了,如今團哥兒入仕了,我和他阿公商量先讓他在裡面幹個一年,等他十八了再娶媳婦,阿福如今也十六了,到了說婆家的年歲了,你在軍中好好挑個靠譜的、有出息的。”老夫人嚴肅的說到。
“是,兒子記住了,會留心的。”衛安有些錯愕,不過很快回過神來應下了。
“家裡雖然姐兒不多,但是也有三個,如果第一個不好,後面也難好,你要上心。”老夫人不放心的多說了一句。
“是,兒子會多多留心的。”
“咱們家在文官這裡沒什麼人脈,團哥兒是個新人,自保已是最好了,所以只能委屈阿福,看看找個有些功績在身的武將好了。”
“母親別這樣說,阿福會體諒母親的心的。”仁杞明白老夫人的擔心,寬慰老夫人。
“也好,離京中近,孃家也能照顧一二。”老夫人聽了仁杞的話自己寬慰自己到。
“一眨眼孩子們都大了,都到了娶妻、嫁人的年紀了。”老國公感嘆一句。
“父親母親福澤深厚,孩子們還指望阿公阿嬤帶曾孫呢。”仁杞笑著引開話題,讓老國公有些開懷和期盼。
“是啊,過不了多久,兒子的輩分又要升一級了。”衛安順著仁杞的話開著玩笑,大家就岔開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