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3/4 頁)
,你舅舅經營的也不錯,等他成家立業的時候,這銀子只怕也存回來了。”徐氏雖然不懂這些經濟營生,但上次和徐禹行商量著拿出這一大筆銀子的時候,徐禹行也分析給她聽了,謝家的銀子,多半也都是謝老爺這十幾年賺回來的,等再過個十幾年,到謝朝宗大的時候,這要經營的好,這份家業還能更大些,至於謝玉嬌拿去的這份,本也是她應得的。
謝玉嬌聽了這話,只淡淡的嘆了一口氣,又想著謝朝宗畢竟還小,這家裡還離不開自己,便開口道:“母親放心,等我在城裡住上一陣子,我再回家裡住一陣子。”
徐氏便道:“其實住哪兒也無妨,馬車來回也不過就是半天的時間,我只是捨不得你罷了。”徐氏說著,只開口道:“我讓張媽媽他們一家跟著你過去,劉二管家也能幹,以後總能幫襯著你。”
謝玉嬌知道古人成親有陪房一說,大戶人家家奴多的,動不動陪個幾房人也是有的,只是謝家雖然富貴,但家奴卻沒有多少,家裡用的傭人也多半都是這一帶窮苦的佃戶,並沒有陪房的習俗,因此徐氏便選了張媽媽一家,打算讓他們過去王府,幫襯著謝玉嬌。
張媽媽跟了徐氏幾十年,謝玉嬌如何忍心讓她們分開,可若是真的帶過去的人少了,確實也不太像話。謝玉嬌只低眉想了想,這才開口道:“讓張媽媽和劉二管家留下,我帶著喜鵲和長順過去,聽王爺說,劉媽媽最近一直在王府添置下人,到時候我事先去那兒挑幾個人去別院,到時候一起過去,外人也不知道的。”
劉媽媽是宮裡頭出來的人,在挑選下人這方面很有一套,所有的下人賣的都是死契,這年頭從北邊逃來的難民又多,從北邊遷徙過來的大戶人家要買下人,從北邊逃難來的貧民百姓又要賣下人,這一來一去的,人牙子的生意反倒是這金陵城最好的了。
徐氏聽了這話,倒是羞澀了幾分,謝家畢竟是小戶人家,這些人口買賣的行當她也不是很懂,身邊的丫鬟也都是佃戶家的閨女,等到了年紀也都是開恩放出去的,只有一些願意一直留下來服侍的,才會繼續待在謝家。
“那些只能這樣了,人還是要湊幾個的,到時候你們大婚,必定要請了好些大臣權貴,到時候不能讓他們看了笑話。”
“他們愛看就看,反正也礙不到我,到時候我紅蓋頭一蓋上,就權當什麼也看不見聽不見。”
徐氏聽她這麼說,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又拍了拍她的手背,嘆息道:“如今你的終身大事也定下了,朝宗還小,我也不著急,只是你表妹眼看著也及笄了,我倒是擔心幾分,你嫁了個王爺,雖說你們兩個是兩情相悅的,但若是你表妹嫁的太差,到時候你舅舅臉上也無光啊!”徐氏說著,又重重的嘆了一口氣,想了想又問道:“王爺人脈廣,你倒是什麼時候問問他,有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可以介紹給你表妹的?”
這話以前謝玉嬌也不是沒問過周天昊,只是周天昊今年都二十五了,跟他一個年紀的人,別說兒女成群,至少都已經娶上媳婦了。
“母親怎麼又問起這個來了,王爺這年紀一大把的,跟他差不多年紀的,只怕是找不到了,就算有,也大表妹太多了一些……”謝玉嬌雖然有心將康廣壽介紹給徐蕙如,可也知道按照徐氏的一般想法,必定是不能接受的,只是如今她瞧著徐蕙如自己似乎也有那麼一些意思,這才忍不住繼續道:“實在要想找一個,卻也不是沒有,只是人家死了老婆又有了孩子,母親斷然也不會同意的,我又何必說呢?”
徐氏雖然不聰明,可在兒女□□上頭,卻也有幾分悟性,今兒徐蕙如在她提到康廣壽的時候好端端的傾了茶盞,這就夠她奇怪的了,如今又聽說這話,只忍不住好奇問道:“你……你說的是康大人?”
謝玉嬌見徐氏總算猜到了康廣壽身上,這才點了點頭道:“實話告訴母親,我瞧著康大人似乎對蕙如也有些意思,今年元宵的時候,還帶著蕙如放了河燈,只是大約蕙如年紀小,他又是一個鰥夫,總覺得開不了這個口,其實按照康大人的條件,便是如今又是鰥夫又有了子嗣,只怕這金陵城想嫁給他的大家閨秀,還排著隊呢!”
徐氏如何不知道這個道理,康大人年輕輕的狀元爺,已經是百年一遇了,家世又是那般的好,要真比起來,只有徐蕙如配不上他的份兒,斷然沒有他配不上徐蕙如的。只是誰家會希望自己的閨女年輕輕的嫁過去就給人當後媽呢?除去這一點,其他方面,徐氏其實也有幾分動心了。
“這事情我做不得主,少不得還要等你舅舅來了,跟他商量商量,若是他答應了,我才能給你一個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