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秋姜手中一抖,差點倒翻了酒樽。她穩住心神,並未抬眼:“是嗎?”
好在青年兀自停在追憶中,並未察覺她的失態,幽幽道:“我幼年孤苦,與家妹相依為命。兒時,先妣失寵,身份低微,我與小妹受寒挨凍,磨難坎坷,經常食不果腹,但是小妹總是將她那一份留給我……後來,我終於繼承了阿耶的遺產,以為可以苦盡甘來,小妹卻早早離世了。”
秋姜雙目圓睜,心中驚起了滔天巨浪。
她死了?怎麼會呢?第一世她分明是死於叛亂中的自戕,享年三十六歲。她清楚地記得,元善建登上帝位是二十五,他如今的年紀看著也就三十上下,她比他小兩歲,她此時應該二十七八,尚在人世才對。按他所說,她這世卻在二十三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難道,這就是蝴蝶效應?因為她的命運改變,所以導致了整個帝國的命運也在悄悄改變?還是隻有這一處不同了。
秋姜有些茫然。
“她”?
不,那已經不能稱之為“她”了,那是魏庭已經仙逝的華陰公主,北魏當今陛下的同母妹妹,與陛下同甘共苦的嫡親妹妹,尊貴無比。
而她這一世,是陳郡謝三娘,大司馬謝衍之女。
青年的目光復又落在她的臉上,神色複雜。
一旁低頭隨侍的文弱書生此刻悄悄地抬了一下眼角,忙低下頭。他此刻心裡掀起了巨浪:華陰公主與陛下極為親厚,死後更被追封為文德敏慧恭孝公主。辭世那日,陛下傷心欲絕,病倒於榻,荒廢朝政長達三週,並舉國哀悼,親自為葬禮儀式送行。自北魏建國以來,公主死後的諡號一般只有二字,最多的也不過四字,像華陰公主這樣的,絕對是絕無僅有。可見至尊對長公主的珍愛和敬慕。
眼前這個初次相見的女郎,竟然能得至尊如此另眼?
第053章 心有靈犀
053心有靈犀
眼前這個初次相見的女郎,竟然能得至尊如此另眼?
文弱書生崔文繼不動聲色地收回目光,微微低著頭,躬著身,慣常的裝聾作啞,乖順安靜。楊文善又對秋姜道:“三娘子如何對出此詩?”
秋姜心裡極不平靜,面上神色卻波瀾不驚,只是輕笑道:“楊公若偶遇精妙書法一副,還要問那書寫計程車人是如何練就如此筆法嗎?”
楊文善略一滯色,放聲一笑:“是我迂腐了。”
秋姜笑而不語。
楊文善起身,親自為她斟酒。那笑容可掬的中年男子嚇了一跳,忙奔過來,作勢要接他手中酒樽:“郎主不可。”
“高老退下。”
那姓高的中年男子聞言,又勸了兩句。見楊文善執意,忙找了個臺階,退到了一旁。他和崔文繼對視了一眼,默默垂首。
楊文善為她斟滿,笑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知己難求,當及時行樂。三娘子,請——”
秋姜也不推辭,一飲而盡,將空置的酒樽微微傾斜,展給他看。
“好——”他也笑著飲盡。
酒過三巡,二人頗感投緣,楊文善更是冷不丁道:“三娘子家中可有兄弟?”
秋姜道:“唯有二兄、四弟,卻非與三娘同母所出,實乃憾事。”
楊文善笑道:“何來憾事?今日你我投緣,不若效仿那古時關張桃園結義?”
秋姜吃了一驚,心中猶豫。她還未應答,簾外便有人長笑一聲,揭開簾子徑直步入:“曄只聽過三國時劉關張桃園結義,何時這關張二人私下也結拜過?”
秋姜乍然見到她,心裡又是一悶,冷眼道:“你來作甚?”
李元曄道:“你來作甚,我就來作甚。”
秋姜指著他身後門簾道:“出去。”
其實不用她開口,一直沉默的黑臉虯髯漢子虎目一睜,手中大刀已然拔出,抬手就駕到他的脖子上:“來者何人?”
刀光森寒迫人,李元曄卻連神色都沒觸動一下,語調冰冷沉靜:“謝三娘是我表妹,出門在外,由我一應照拂,既是與人結拜,怎有不只會我這個兄長的道理?
秋姜道:“我做什麼,與你何干?”
李元曄見她依然如此憤怒,緊繃的臉色卻漸漸舒緩下來,語氣也含了一絲無奈,語重心長道:“三娘何必如此固執?那日是阿兄不對,三娘還在生阿兄的氣嗎?縱然三娘生氣,也不可拿自己的安危賭氣?”他的目光冷漠地移到楊文善臉上,“三娘尚在閨閣之中,名聲至關重要。兄臺何人,初見便要與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