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哼哼,那就別管我心狠…梁濤暗暗心裡發狠。
五個團長,分別是胡海--華南村、李大彪--華北村、張栓--北城村、丁莊--丁家溝、趙山--趙村,梁濤看見胡海時一愣,暗自思量人不可貌相,看他長得倒像個文弱書生,沒想到動起手來絲毫不差。他自己自封解難營營長,直接把營長拔在團長上面,反正別人也不知其所以然,倒也無礙。
他又搬下規矩,每天卯時起床訓練,每天兩頓管飽,晚上每人再發兩個白麵饃饃,每天每人兩斤白米作為糧餉,每月有一日放假回家探望家人,眾人聽罷紛紛大喜,兩斤白米,每天熬成稀粥,夠一家人活下去了。
梁濤又道:“念爾等都是家中青壯,這幾天家中離了你們怕要餓肚子,每人先發五天的糧食帶回家去吧!”眾人一聽有不少人當場就給梁濤磕了三響頭,眾人紛紛叫到誓死報效營長云云。
如此,解難營初步歸心,對梁濤有了認同感。原本他們便是誰有糧便給誰買命,如今兩套如此厚待他們,不但讓他們自己吃飽,連帶著全家都不用擔心餓死,這怎能不讓人感激?
梁濤把人分成五批,先後回家,他也不怕有些人開小差跑了不回來,十斤糧食熬不了十天半個月的,就算有那些真貪小便宜的不回來,他也不稀罕這些人--正好用十斤米檢驗一下人心。若是有人不放心家中老小,可以把他們都帶到鳳凰嶺上,鳳凰嶺裡面夠大,幾萬人絕對容得下。
第十章 練兵
十天過後,營寨都已經大致搭建了起來,雖然並不甚美觀,但在梁濤的調理下也算得上是佈局有致,各個分寨圍繞著梁濤的主寨,若是主寨遭襲,各分寨計程車卒可以立馬前來救援。
陸陸續續許多解難營的兵士都按時回到了嶺上,大部分人都把自己的老小都帶進了鳳凰嶺,安在了後寨。畢竟,家中的青壯男子都在營裡混飯吃,若是家中都只剩些老弱,這年頭不安穩,總不見得家中有事沒個男人照應吧!
華南村的許多漢子也都把家小接來了,這年頭能全家吃飽飯自然好,可窮人家似乎不太現實。既然如此,那每天有兩斤米、家中能餓不死人,那自然是好事。如今全家帶一塊,既安全又方便,頭領又是“熟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