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諸位,抬上我軍戰死之人的屍首--回城。”
眾人一聽,紛紛叫嚷著上了路。此時,已近寅時(四點左右)。
很快,巳時時分到達華陰縣城,只見城門還是緊閉著,怕是昨晚那些富戶擔驚受怕了一夜。
梁濤令人喊開城門,城上眾人見卻是自己人,才緩緩開啟城門。
梁濤帶人進了城,尋了個地兒讓人趕緊扎個營休息,吩咐幾個連長照看營地,自己帶了趙年、張小虎、李大錘、錢星、陳科、胡海6個人把知縣的屍體抬到縣衙。又令知縣的幾個家丁趕緊通告縣裡的大小官吏知縣的死訊。
聞者紛紛趕來,一個個哭喪著臉,好像死了親爹一樣嚎啕大哭,可臉上硬是一滴淚也沒有,樣子總要做做不是?
知縣的家屬也來了,三個女人撲到知縣的屍體上,哭喊著“老爺你去了讓妾身怎麼活啊”之類的話語。還有一十二三歲的少年,想必是知縣的公子了。
梁濤見冷眼打量著場中諸人,唯有這個少年讓他有些訝然!他悄悄打量了此少年一番,不由暗暗點頭稱讚,這少年心中雖悲切萬分,卻又強忍住,束手站立在他母親身邊,恰恰有種臨難不亂的風采,以後到或許是個人物。
梁濤上前朝前一步向他拱拱手道:“不知這位公子是否是知縣大人之後?”
那上年見他問話,悲慟下也不失禮,拱了拱身,道:“正是,不知這位大人有何指教?”
梁濤連忙道:“不敢當得大人二字,不才梁濤,萌眾人抬舉,知縣大人抬愛,暫時管理著這些青壯。如今知縣大人勇猛殺敵、以身殉國,當為我等楷模,公子節哀順變!”
少年點了點頭,“那便多謝梁大人了抬愛,只是家父突然先去,定國一時心如刀絞,倒讓諸位見笑了!”
“無礙,無礙的!”進退舉止皆有度,果真才俊者也!梁濤朝他點了點頭,也就不再多言,不過心中對他確實讚歎有加!
梁濤見眾人哭了許久聲響漸漸小了許多,就從旁走到中間朝眾人拱個拱手道:“諸位大人,諸位長者,如今賊寇還沒剿滅,知縣大人卻已以身殉國,若是賊寇再來那可如何是好?”
一聽慌了神,有幾個富戶本就是來探聽風聲的--剿賊寇剿到知縣都死了,現在可怎麼辦呢?萬一真讓賊人進了城,死得最慘的就是自己這類城中有錢之人啊!自己才娶了一房小妾,正是雨水正歡之時,難道到時候就讓自己心愛的小妾任人凌辱嗎?不,不!!一想到這裡有幾個立馬汗如雨下,趕緊拿出娟巾擦汗。
眾人紛紛竊竊私語了好一會兒,有人見梁濤仍然氣定神閒地站在中間,想他怕是有什麼好主意,於是有個胖子清了清嗓子,示意眾人安靜,然後向梁濤問道:“這位壯士”
會意,朝他拱了拱手,道:“鄙人梁濤。”
,原來是梁壯士,不知梁壯士可有佳策,為我等解憂?若是有,我等必有厚報啊”旁邊之人紛紛點頭,理該如此!
梁濤故意想了許久,見諸人等得耐心已盡,這才緩緩道來:“我倒是確實想出了個主意,只是不知能否入各位法眼。”
聽他說有辦法,紛紛眼睛一亮,急忙讓他速速道來。
梁濤緩緩道:“知縣大人徵召了近千青壯,只需稍加訓練,便可保衛縣城,他們大多也願意,只是這糧草”
眾人聽到這紛紛交頭接耳盤算著得失,梁濤也不言語,你們愛咋咋的,方正你們是離不開我的,不怕你們不理我!
一盞茶的時間,一些大戶商量好了,覺得只有這個辦法了,也就狠了狠心,下定決心出點血。
一老者道:“諸位諸位,梁壯士言之有理,我等理應出些錢糧好讓青壯幫忙守城,否則萬一城破,我等皆死無葬生之地。就由我李尚山起個頭,我出三千擔大米,外加二百兩白銀。”一擔大約六十斤,由此這位李尚山拿出了180000斤大米,數字不大,卻也不小了。
其餘眾人見李尚山說的確實在理--城破之日誰最有錢死得最快,因為賊寇最喜歡有錢人,於是紛紛出錢出銀,梁濤拜託縣裡小吏一一記在冊上,最後共得大米兩萬四千擔,白銀三千二百兩。
縣本是小縣,城中所謂的大戶人家其實也大不到哪去,是以他們雖不至於出了血本,但也算是下了大本錢了。梁濤心裡盤算了下,24000擔大米,也就是1440000斤大米,一個成年人一頓大約吃0。6斤,一天兩頓(古人吃飯早晚各一頓)1。2斤,1000人每天消耗1200斤,也能夠吃三年,若是加上他們各家的老弱,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