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4/4 頁)
上來督兵迎戰,低頭、不言、不來!別人來了,他又鬧開了,彷彿那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模樣便是從他身上體現出來似的,個個如同發了春的公雞一般,成天催人出戰!當真可恨!
迎戰指令一下,城外的這些京師附近的數十支勤王部隊,竟然只有一支主動出戰,兩隻被迫出戰!可恨,可恨!
“再傳本督之令,凡我大明將士,即刻支援秦都督兵處,違者違者”上了年紀的馬世龍顫巍著嘴唇,他望著城下浴血奮戰的大明將士,他憶起往昔他追隨孫承宗和袁崇煥兩位他昔日的老上司奮勇作戰的場景,如今與如今城下兒郎的血戰,是何其相識啊!然而他終究是說不住那一個字來,他終究不願得罪太多的人,因為他不願落得和袁崇煥一般的下場。
他的眼眶溼潤了,他空有一個總理各路援軍的名頭,然而他什麼都做不了,他什麼也不能做。
他的親兵卻明白他的意思,他們去掉了馬世龍後面半句,只將前面的命令傳達了下去,至於有沒有人執行,那就不是他們的事兒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出戰
遠遠,有一支似曾相識的軍隊悄然肅立於諸軍之中,他們不像其他各部官軍,紛紛你推我擠踴躍觀看,他們只是肅立於自家大營校場之上,默默靜聽外面的一切,偶爾,那斜眸的一瞥,可以窺的那外邊震天驚地的血戰。
那些漢子--當真是條好漢,與我大同解難軍一般。他們的眼眶微微溼了,好漢子,當真是好漢子,真想助爾等一臂之力。
後金入關,山西、大同、薊門本就是入口,那自然那裡的百姓免不了收到極重的荼毒,許多人被迫背井離鄉,甚至逃難之中妻離子散也是常事,且等後金兵退他們回鄉之時,已是家園殘破。如此,這些漢字自然心中憤懣。
他們--正是那新任大同總兵胡海所部。
馬世龍的詔令很快便到了各路總兵官手裡,那些總兵笑臉送走傳訊之人,一轉身,卻將那一令用兵之紙棄之一旁,嗤之以鼻。
胡海望著手中那紙兵令,他隨即又拿出懷中的令一封信紙來,那上面龍飛鳳舞四個大字--見機行事。
梁濤的遼東一時間要抽調大量軍隊,各處都要交代,降服的草原部落也要安撫處理,如此恐怕得耽擱一天。他知道後金入關如此大事大同兵定然也是要受詔趕來京畿的,他怕胡海雖然受了朝廷的徵召,卻沒得到他的命令處事會多有猶豫,故而令人快馬先行一步帶來了他的令信。
其實在實際上若按規矩來講,不管後金入關如何如何作為,大同作為梁濤的治下,只有梁濤才有命令調動兵事,皇帝自然是直轄、調派各路將官,而由各路將官直轄這些士兵,如此一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