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2/4 頁)
氣。
八月初五,在夏二奶奶的主持下,兩家交換了庚帖,八月十二納吉,定了八月二十過大禮,親事便算是定下來了。
幼清高興的和薛思琪道:“可見阿芫和大表哥還是有緣分的,一波三折後,總算是成了。”前一世趙家也曾提過親事,可是薛家卻拒絕了,如今端看薛趙兩家的關係,按理說姑父和姑母是不可能不同意的,更何況,薛靄那時候落榜又身有殘疾,趙家肯提前已經是非常難得。
可是姑父和姑母還是拒絕了,現在來看,只有可能是薛靄自己拒絕了,這一次,薛靄沒有反對,在她看來,薛靄不反對就是同意,他也沒有趙芫所想的那樣討厭趙芫,或者說,他會不會有可能被趙芫打動了,也對她起了一絲不同尋常的關注呢?
不管是哪一種,結果都是可喜的。
“你大哥的婚事定了,我也了了一樁大事。”方氏笑著道,“等過了中秋節,就要把家裡拾掇拾掇,我的意思,是想著再建個院子出來給你大哥住,可你姑父說讓老太太搬去疏雲閣,將煙雲閣讓給他們住,可老太太那邊……”方氏嘆了口氣,老太太本來就不喜歡趙家這門親事,如今還讓她把煙雲閣讓出來給趙芫住,不用問,她肯定是不會同意的。
“那您讓姑父去說好了。”幼清笑著道,“老太太一向都聽姑父的話,仔細說說她肯定會理解的。”只是這樣一來,就和她住的近了,也不知會不會……
方氏嘆了口氣,道:“這事兒也是你姑父提出來的,我去說,老太太定然是不會點頭的。”頓了頓又道,“先放一放吧,索性也不急著這麼幾天,等過了中秋再說不遲!”
幼清點了頭,剛要出去,陸媽媽在外頭喊了聲:“太太。”隨即掀了簾子進來,看了眼幼清,回道,“廣東的中秋節禮到了!”
方氏一怔,問道:“確定是廣東來的?”
陸媽媽頷首:“千真萬確是廣東來的,太太要不然將跟車來的婆子喊進來問問?”
“好!”方氏點了頭讓陸媽媽去喊周家的婆子,過了一刻,幼清就看到一個穿著秋香色對襟短卦的婆子進來,圓臉龐打扮的很利索,進來就給方式和她行了禮,笑著道,“奴婢佘陶氏給太太還有方小姐請安。”也沒有解釋,一眼就認出了幼清。
幼清微微皺眉,方氏已經問道:“你們是幾時出門的?出門時你們夫人和小姐可到家了?”
“奴婢是七月初二出的門,出門時夫人和小姐還沒有到家,不過等入了運河,就收到了家中的來信,說是夫人和小姐已經安全到家了。”佘陶氏笑著道,“夫人還讓奴婢給老太太還有太太磕頭,她們母女一切都好,讓你們不要惦記。”
方氏嗯了一聲,她們不打招呼就走了,一走幾個月一封信都沒有捎回來,如今人能到家就好,其他的事她也不必多問了。
“那讓陸媽媽陪著你去給老太太磕頭去。”方氏笑著吩咐陸媽媽,“將車上的東西卸了,將人都安頓下來,再準備幾桌席面,一路勞頓讓她們好好休息休息。”
陸媽媽應是,佘陶氏回道:“太太不必麻煩了,我們在外頭租了客棧,一會兒就去客棧住,也只住兩天,八月二十那天我們就要往回趕,小姐十月十六定親,要是遲了我們就趕不上了兩代王妃。”
方氏聽到前面說她們定了客棧就不高興,待聽到周文茵定親時,她便凝眉問道:“文茵定親了?”佘陶氏就看了眼幼清,拔高了聲音,像是有意炫耀似的,道,“是啊,我們小姐一回去正好就碰到了粵安侯夫人,她非常喜歡我們小姐,來回走動了幾次,就請媒人上門說媒了,這些還是奴婢在路上時家裡那口子寫信來說的,要不然奴婢還不知道,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奴婢無論如何都要趕回去的。”
幼清根本就不在乎佘陶氏有意的炫耀,她奇怪的是周文茵竟然這麼快就和粵安侯的次子定親了,前一世她是中秋節後走的,回去後第二年才定的親事,沒有想到這世足足提前了一年!
她垂頭喝著茶,佘陶氏正和方氏說著粵安侯門第如何如何顯赫,粵安侯次子相貌如何為人如何……大有出一口氣的意思。
幼清失笑,佘陶氏說這些事是她當家的寫信告訴她的,可真是難為她當家的了,將事情寫的這麼仔細,還交代她來薛家一定要大肆渲染一番,就像要給周家找回場子似的!
不過,好不好的,光看門第有什麼用,就去做了皇后,也不代表就一定幸福美滿。
倫是方氏脾氣再好也聽出了佘陶氏的意思,冷笑著道:“那可真是要恭喜姑太太了。既然媽媽住在客棧,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