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3/4 頁)
大軍全部消滅了,已方僅僅傷亡數百人。
第二百五十章 玉門關破
等到金軍先鋒大將聞訊,率領十萬大軍趕來時,趙宸已經帶著五萬人馬渡過了黃河,讓對方氣得暴跳如雷。不過,在金人中卻開始猜測趙宸這支軍隊的來歷了。
但是,等到他們離開後,趙宸帶著大軍又從其他地方悄悄過了黃河,繼續跟金人玩起了捉迷藏。
他們的身後有洞庭湖駛來的數十艘戰艦,自然可以保證他們的退路,可以隨時後撤,因此行動起來就更加靈活了。
趙宸知道現在自己既不能主動趕往京城去和金人大軍硬拼,也不能夠退軍回岳陽,必須得和其他各地蜂湧而來的勤王之師一起,努力打擊金人才行。
於是,他將五萬大軍時而分散成五個萬人隊自由行動,時而又合在一起集中優勢兵力襲擊金人。
但是,他們的行動地點一直沒有離開黃河二十里內。好在現在金人的前鋒有不少已經越過了汴京,來到了黃河邊上修築防禦工事。
趙宸也正式打出了岳陽王的旗號,神出鬼沒地連續襲擊金人半個月,令金人傷亡了七八萬人,而已方則只有上千人的傷亡。
不但如此,還有許多潰散下來的其他各地的敗軍,也被趙宸他們救出來不少,還有一些自發組織起來的義軍,在打敗後了加入到了趙宸麾下,共有三四萬人馬。
半個月後,負責守衛汴京城北門的守將董元浩竟然投降了金人,將金人大軍引進了汴京城裡隨後用屠城來威脅宋主。
為了阻止金人殘殺汴京的百姓,宋主欽宗在即位不到半年的時間後,就舉著白旗向金人屈服投降了。
只有禁軍統領趙鼎,在事後率領十萬禁軍衝出了汴京的南門,殺出一條血路,然後奔到了終南山裡去了。
宋主投降金人,舉國譁然,天下的宋人頓時陷入到了巨大的悲痛之中,深感做一個亡國奴的悲哀。
不過數天之後,康王趙構被眾多逃到了江南去的朝廷官員擁為宋主,稱為高宗皇帝,而江南王朝又被稱為南宋朝廷。
高宗皇帝即位後,立即釋出了抵抗金人,收復失地,救回二聖的命令,得到了江南百姓和百官的擁護。
而岳陽王趙宸此時已經退兵回了岳陽,他立即透過名下報業發表申明,支援高宗登基,願意全力支援高宗皇帝抗擊金人。
不久,四大元帥岳飛、韓世忠、呼延灼和宗澤也先後發表申明,支援高宗皇帝,同聲討伐金人。
此外,黃河南北還有二十多位總兵大將也先後表示支援高宗,願意全力以赴抵抗金人侵入中原。
不僅如此,無數江湖豪傑、草莽英雄、有志之士紛紛組織義軍北渡黃河,深入到中原地區與金人展開了持久戰。
金人在佔領了汴京之後,對整個汴京城展開了瘋狂地搜尋,將國庫和民間的大量財物悉數運回了北方草原,而後又將汴京的大宋百官甚至二聖後宮及皇親國戚全部押送去了北方。
後來,在南宋大軍及各地義軍的瘋狂攻擊下,金人的損失非常巨大,他們不得不放棄了繼續進攻黃河以南的決定,暫時先鞏固已經佔下的黃河北岸,對各地的義軍進行瘋狂撲殺。
同時,他們還放回了一批大宋官員,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秦檜,表示願意與南宋朝廷和議停戰。
不過,此時的南宋王朝中,主戰派佔了大多數,因此高宗沒有理會金人和談的請求,而是派出十路總兵北上,力圖收復中原失地。
其中特別是由岳飛嶽元帥為主,他的岳家軍以強大的實力、靈活的戰術、勇悍的精神而數次大敗金人,讓金人大恐,軍中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恐懼情緒。
不過,就在嶽元帥大軍節節順利地收復了數州失地時,終於禍亂又起,中原大地進一步面臨著淪亡的威脅。
這一年來,岳陽王府的軍隊也一直活躍在黃河以北的中原土地上,堅定不移地打擊著金人的勢力和投降派。
不過,趙宸卻並沒有一直呆在軍中,他會不時地到軍中去主持一些戰爭,然後又會回到岳陽統籌安排。
而且,岳陽府旗下的軍隊也不是長期作戰的,而是輪流將數支軍隊拉上戰場,讓他們在真正的血與火的考驗中成長。
所以,讓金人感覺奇怪的是,岳陽王府的軍隊每隔一個多月,似乎都會非常疲累一般,實力大降,然後又會慢慢地恢復到難敵的水平。
其實,這是就趙宸的輪兵制,他將自己岳陽王府下轄的十萬府兵和五賢莊的十萬精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