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鬥中,其主耶律阿骨打身受重傷,據傳恐有性命之憂,想必其不會對我國善罷甘休的。只有西南的大理和東邊的高麗這些番國與我們關係較好,沒有發生大的爭端。
總之,周邊的形勢是非常緊張的,我們必須積極做好備戰工作,才能防患於未然。否則,將會有亡國滅族之憂。”
“嗯,各位愛卿也知道了我國如今面臨的情況,那麼國內的情況就由晏大丞相給大家講一講吧。”
“目前我大宋朝有人戶三百二十八萬戶,人丁九百六十七萬五千四百九十五人。其中城市人口占三成,農村人口占七成。所有人丁中成年人佔七成,未成年者佔三成。男丁佔五成半,女姓只佔四成半。青壯年在所有人口中佔四成半,約四百五十萬人口,男性約二百五十萬人口。
第六十四章 重用
我朝共有土地約八百六十七萬畝,其中耕地佔六成,其他土地佔四成。現有耕地的使用約達到六成,另個四成大多是荒地山林。每年生產糧食約三萬七千八百二十均左右,基本能夠解決老百姓的生活。但是由於連年戰鬥的消耗,以及自然災害的影響,實際上每年約有三成的老百姓無法接上來年的生活。”
“是呀,情況也不容樂觀,我們大宋是天朝上國,但是卻四面受敵,雖有邊關戰士們枕戈待旦,而老百姓們卻仍然在水深火熱中掙扎。作為一國之主,我深感有愧於天下的黎民哪。”徽宗皇帝不由感嘆道。
“吾皇聖明,能夠有如此的想法,已然是堯舜禹湯之德了。我大宋百姓能有如此君王,當真是天下之幸,社稷之福呀。”蔡京連忙站出來,感動得聲淚俱下地說著。
“吾皇聖明,天下之幸,社稷之福。”
一眾大臣也全都跟著呼喊了起來,一時間朝野驚動。
“唉,朕也自知自己疏於政事,希望眾位愛卿能夠齊心協力共同為朝廷辦好事情。好了,今天的朝議就到此吧。散朝。”
三呼萬歲,送走聖上之後,眾位大臣也慢慢地退出了金鑾大殿之外,立即氣氛變得活躍起來了,三三兩兩地開始了自由地行動。
王安石成為了人群中的焦點人物之一,眾多大臣紛紛上前表示恭賀,因為此後許多朝廷大事可以說就把持在王安石的手上了,自然不乏一些人去巴結他。
不過,今天的王安石已經不是十年前剛剛進入朝堂的那個王安石了,對於朝廷之上的一切他都已經知之甚詳了,所以應付起這些人來也是左右逢源的。
“王大人,真是可喜可賀呀。以後我們幾個老骨頭還要請大人多多關照才是呀。”三位太師一起走了過來。
“太師言重了,王安石年輕識淺,得蒙聖恩,已經惶恐不安了,以後還要幾位太師大人多多提攜呀。”
“哈哈,好說好說。”幾位太師笑著離開了,走向了另一邊。
王安石正要跟過去,卻又有人向他圍了過來。
“王大人年輕有為,真是國家之幸,社稷之幸呀。”
“各位大人過獎了,以後朝廷大事還亡命各位大人共同擔待才是,只憑在下一人能夠做成什麼事情呀。”
“王大人。”
這一次走過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岳陽王趙智,他已經在附近駐足了一會兒,冷眼旁觀著這一切。
“參見王爺。”王安石和其他的大臣們連忙行禮。
“我有幾句話要和王大人說說,你們先走吧。”
這才把王安石從人群中解放了出來,他們的周圍也沒有人再去打擾了,岳陽王並沒有直接說什麼,而是先看了王安石一會兒,看得王安石心中不安,不知道這個岳陽王到底要和自己說什麼。
“王大人以前的事蹟,趙某也有所聞,知道大人能力出眾,又一心為國。只是今天的場面王大人也看到了,你一旦走上了這個位置,就會有更多的東西來到你的面前。我也沒有其他話好說,只是希望王大人能夠時刻牢記自己心中的抱負和宗旨,不要在這滾滾朝堂中失了準則。”
一翻話說得剛剛還在心中暗自得意的王安石出了一身冷汗,是呀,如果沒有岳陽王的點醒,他還能不能保持從前那種一心為公的平靜心理呢?
“多謝王爺的提醒,王某受教了。王某必定不敢忘記聖上對在下的信任和重託,全心全意為國為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如此甚好。寇萊公好象正是王大人的恩師吧,難道王大人不去送一送你的老師嗎?”
“王某早有此意,只是一直被那些人圍著,脫不了身,還多虧王爺為我解圍呢。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