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可見立繼承人的問題實在是個很叫人為難的事情,即便是殺人如同掐死一隻螞蟻的朱皇帝也不得不小心翼翼,頭痛不已,四子朱棣封燕王,封地在燕京,燕京為南京之屏障,北方瓦刺一直是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由燕王在此鎮守,朱元璋很是放心,因此在眾王之中,也是以燕王實力最為強大,但若立朱棣,其他王子也會覬覦王位,必然會引起爭奪,朱標雖亡,但嫡子朱允文尚在,所以明□□朱元璋就視朱允炆為嫡長孫,權衡利弊之後,決意立朱允文為王位繼承人,這樣也比較合乎古法,然而這位一路殺伐而來的老皇帝似乎忘了自來就是強者為王的道理,朱元璋曾出一上聯,讓朱棣和朱允文對下聯,上聯:風吹馬尾千絲動,朱允文對:雨打羊毛一片氈,朱棣對:日照龍鱗萬點金,誰高誰下,一望可知,朱允文登基座殿,是為建文帝,不過四年,屁股尚未坐熱,四叔便兵臨城下,此便是歷史上的靖難之役,宮中的一場大火之後,朱允文從此下落成謎。
朱棣登基,是為永樂帝,之後,便命鄭和下西洋,隨行精兵六萬,此舉一般人都認為是在追尋朱允文的下落,但建文帝的下落始終是個謎團,象夢魘一樣在朱棣的心頭揮之不去,為此鄭和七下西洋,尋找朱允文。永樂一系,傳至崇禎帝,大明王朝已是風雨飄搖,大廈將傾,內有李自成,張獻忠之亂,外有女真族乘機而動,內憂外患,危如累卵,幸有冀遼督師袁重煥拒敵於寧遠城,一炮結果了創下後來大清王朝276年基業,被追封為清□□的□□哈赤的老命,繼承汗位的□□哈赤的兒子皇太極比之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招離間計,剛愎自用的崇禎帝將袁崇煥凌遲處死,崇禎此舉,無異於自毀長城,自廢武功,最後被迫煤山自縊,朱氏子孫多為起義軍和清軍剿殺,幾乎絕種。
皇太極北京稱帝,改號大清,後猝死,傳言為其弟多爾袞所害,皇太極八子福臨登基,是為順治帝,多爾袞攝政,累加封為父皇攝政王,後多爾袞墜馬身亡,先追尊為成宗義皇帝,僅僅一個月之後被順治帝追論謀逆罪削爵。
?順治二十四歲出家,其子八歲玄燁登基,是為康熙帝,鰲拜等四大臣輔政,後康熙誅鰲拜而親政,康熙共計子女35人,立二阿哥胤礽為皇太子,之後兩廢兩立,晚年更是上演一出九子奪嫡的宮廷故事,後來康熙猝死,帝位終為四子胤禎繼承,是為雍正帝,雍正登基之後,對於曾經的政敵八阿哥和追隨者年羹堯等進行了無情的打擊報復,雍正以康熙朝為鑑,立秘密立儲制,於雍正元年八月召集諸王、大臣、九卿等,宣佈實行秘密立儲之制。其具體辦法是由皇帝經過對皇子們暗中考察而下定立儲決心後,將該皇子名字親寫密封,緘置錦匣,一式兩份,一藏於大內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一存放於內府皇帝左右,待日後皇帝病危或死後,由御前王大臣及軍機大臣等共同開匣啟封,宣佈其中硃筆所書之皇子為皇太子,詔告天下即皇帝之位。?
雍正同樣患急症,猝死,傳位四子弘曆,是為乾隆。以上出自史料,基本屬實,以下純屬穿鑿附會,自圓其說而已,不可與史實相提並論。????
☆、正文1
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大清王朝第六位皇帝,受父祖餘蔭,後來自諭為十全老人的乾隆帝此時端坐於龍榻之上,文武大臣躬身側立,分列兩廂,一名傳旨太監正在高聲宣讀早已擬好的詔諭;這些古奧難解的文字,是乾隆帝追封兩位早已過世的哥哥為親王的冊文,冊文中不乏溢美之詞。雍正帝一共十子七女,此次被追封的是死於8歲時的弘暉,為端親王,和另一位同樣死於8歲時的福慧,為懷親王。宣讀完畢,群臣一起山呼萬歲。
之後,從朝班中走出一位老臣,乃是總理事務和碩莊親王允祿,趨步上前,躬身奏道:啟稟皇上,臣等查出?三阿哥從前原因阿其那獲罪株連,與本身獲罪撤去黃帶者不同,今已故多年,蒙皇上篤念兄弟之誼,欲仍收入譜牒,於情理允宜。應欽遵諭旨,將三阿哥仍載入玉牒。俟命下之日,交與宗人府辦理可也。謹奏請旨。
端坐龍椅之上的乾隆此時方開金口,諭示:依議,從前三阿哥年少無知,性情放縱,行事不謹,皇考特加嚴懲,以教導朕兄弟等,使知儆戒。今三阿哥已故多年,朕念兄弟之誼,似應仍收入譜牒之內。著總理事務王、大臣,酌議具奏。
他們口中的三阿哥何許人也,非是別人,也是乾隆的哥哥,雍正帝的第三個兒子,愛新覺羅弘時,弘時死時才24歲,至於死因,語頗渾淪,似有所顧忌,弘時實則是被親爹雍正削宗奪籍,勒令自盡,何罪之有,罪在哪條?並無明示。
阿其那也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