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騰,大人們阻也阻不住。
一場晚宴便在這尷尬敏感的氣氛中草草地結束………
晚宴之後,各自散去。令妃處,已是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乾隆佇立窗前良久,尚未睡去,令妃勸道:皇上明日還要早朝,請早些上床安歇吧!乾隆憤憤地說道:古有指鹿為馬,今有香妃化蝶,將朕戲弄於股掌之間,人人皆知,獨朕糊塗,居然還幫著她們圓謊,這是多麼的可笑,叫朕的臉面還往哪裡放去?令妃勸道:還望皇上念在他們年輕不更事的份上,原諒了他們吧!乾隆道:阿里和卓不日將來京面聖,若追問起香妃的下落,朕難道也這樣跟他說去!連三歲小孩都不相信,何況是阿里和卓呢?令妃安慰道:車到山前必有路,待他來時再說,還是早點休息,免傷龍體!,乾隆總算點頭,令妃替他寬衣,趁機說道:小阿哥讓皇上臉上無光,還望皇上見諒!乾隆道:童言無忌,朕又怎麼會放在心上呢!令妃這才鬆了一口氣。
一轉眼便是正月十五;俗謂元宵節;一輪皓月當空;潔白如銀,因永琪外出,紫薇身體不適,於是小燕子約了睛兒一起出宮去看花燈,為了不引人注目;小燕子和晴兒兩人女扮男裝,混在人群之中。
??大街上人頭攥動,熙熙攘攘,如同潮水一般;元宵節的由來,可遠溯西漢時期,然而最為盛行時卻要數唐代了。至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元宵節清朝則只有三天,但是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十分引人注目。?
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歷代詩詞中,就有不少詩篇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北宋歐陽修有名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卻說小燕子和晴兒兩人隨著人流走動,不知不覺來到一處高樓前,樓前匾額上書寫著三個鎏金大字:翠雲樓,但見此樓飛簷斗拱,金碧輝煌,上下四層,高有十丈,此時燈火通明,人聲沸騰,進進出出,絡繹不絕,一群濃妝豔抹,花枝招展的女子站在那門簷下面,正向路上的行人搔姿弄首,引得一些沒見過世面的鄉下人圍觀,指指點點,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小燕子一時興起,也想著要去樓裡面看看新鮮,心想這麼多的人趨之若鶩,一定很好玩。
這翠雲樓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其實就是一煙花之地,藏汙納垢之所,晴兒自是不允,經不住小燕子的一番軟磨硬泡,終於點頭答應,那店小二見她二人衣著光鮮,出手闊綽,便格外殷勤,二人要了一間雅座,點了一壺上好的女兒紅和幾個精緻小菜,當然這不是晴兒的主意,小燕子自已飲酒,還慫恿晴兒也喝一點點,晴兒被小燕子一番花言巧語說得酒好像是百利而無一害,才好奇地稍稍吮了一小口,便辣得直襬手,小燕子卻在一旁笑得花枝亂顫,晴兒見小燕子取笑自己,便伸手來要掐小燕子,兩人就這樣說說笑笑,打打鬧鬧,一邊飲著小酒,一邊看著街上的焰火,然而小燕子好酒卻酒量奇差,幾杯酒下肚,便飄飄然,趴在桌上見周公去了。
???晴兒喊她不應,叫她不醒,沒奈何,只好等她自己醒過來,這時門外響起幾下敲門聲,看時,卻是一個上了歲數的老鴇子領著兩個眉清目秀,十六七歲的女孩子站在門外,見了晴兒便媚笑道:今兒個客人太多,見諒見諒。說罷,回頭吩咐隨行的兩個女孩進屋,晴兒不曾見過這種場面,連連擺手,老鴇子說道:上我們這裡來喝酒,哪有不叫上姑娘的?公子莫非嫌棄這兩位姑娘不夠漂亮,我們這裡還有更水靈的,你稍等,我這就給你叫去,如何?晴兒聽她這樣一說,從衣兜裡摸出一些銀兩給她,說道:這些給你,這兩位姑娘我們不需要,讓她們去吧。這時,其中一個年歲稍小一點的女孩一下眼淚汪汪的說道:一定是公子你嫌我姐妹兩個醜陋,不肯要我們兩個,我們這裡的規矩,若被客人嫌棄,是要被責罰的,求求公子,要了我們吧。另一個也忙著點頭,晴兒也不知這其中緣故,只是見她們可憐,便點頭答應,可此時小燕子正趴在桌上睡她的春秋大夢,兩個女孩子便殷勤地向晴兒勸酒,可晴兒哪裡喝得下去,沒奈何,便說道:你們就陪我說說話,聊聊天吧。兩個女孩殷勤備至,一個說道:公子,我給你捶捶背吧。另一個說道:公子,我給你捏捏腳吧。晴兒尷尬不已;連說:謝謝,不用。
晴兒放眼望去,只見書架上放著一本書;書名叫作女駙馬;講的是一位公主錯招了一名女子作駙馬的故事;便拿在手中,故意說道:痴心公主;一廂情願招駙馬;半點不分雌雄!;那年歲稍小一點的女孩聽了;沉吟片刻;道:風流才子;兩心相悅點秋香,一對有情男女!晴兒暗暗叫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