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因此都謹守本分。
這會兒見兩位姑娘立在房門前,三人見了禮,便離著幾步站在臺階之下,一聲兒不敢出。她們個個在心內唸佛,希望林如海逢凶化吉平平安安,乃因她們終生依靠都在林如海,若林如海有個萬一,她們想求個衣食安穩都不能了。
“大夫來了!”院門外有人喊了一聲,眾人忙分開路徑,但見許大娘攙著個五十來歲的老大夫急步趕來,如此寒冷的天,已是滿頭大汗。
林青筠與黛玉隨著大夫身後進去,怕擾著大夫,隻立在外間兒等候。黛玉過於緊張,唇抿的泛白,攥著青筠的手無意識的十分用力,青筠雖疼,但見她如此神態只好默默忍了。
隱約的聽見裡間有說話聲,聲音太小,青筠並未聽清,過了一會兒才見大夫出來。
黛玉先上一步迎上去追問:“敢問趙大夫,我父親如何了?可要緊?”
趙大夫略一頓:“姑娘不必過於擔憂,不妨事,不妨事。”
“阿彌陀佛。”黛玉大鬆一口氣,連忙進去探望。
青筠落後一步,目送許大娘將大夫送出去,回思方才大夫言語神色頗為古怪。這趙大夫乃是林家常用,且在揚州本地很有名聲,醫術亦佳,想來不會有差錯才對。
入得內室,只見黛玉趴在床邊低聲抽泣,林如海輕撫其頭,倚靠在床上面色發白,頭上纏著一圈兒紗布,顯見得是撞上了頭。雖說面色不好,應該是失血過多的緣故,旁的看上去倒沒什麼大礙。
“妹妹快別哭了,義父受了傷怕是也累了,有什麼話盡著說完,也好讓義父早些歇息。”
黛玉擦拭了眼淚,仍是哽咽難停:“我只是心疼爹爹,好容易身體養好了些,偏生又遇到這種事。我就說那方知府不安好心,這麼冷的天請什麼客,偏生早先兩家已生了嫌隙反倒不好推辭,平白讓爹爹受這番苦。”
黛玉是心疼而至遷怒,青筠在旁聽著卻覺出事出的蹊蹺。
林如海將兩人神色收入眼底,嘆笑道:“大夫都說了並無大礙,我這般只是做給外人瞧的,快別哭了。”
黛玉微微一愣,細品下來察覺其意,不覺更是傷心。
“爹爹這官做的太苦,何時是個頭?若能不做官,一家子平平安安,哪怕粗衣淡飯也好。”
“妹妹又鑽牛角尖了。”林青筠將她扶起來,試探著問林如海:“義父大張旗鼓的做戲,可是有了什麼打算?”
林如海有些事情不瞞著她們,何況這回還要她們配合,自然得講明白了。
“他們費盡周折謀劃的無非是這巡鹽御史一職罷了。先前聖上令我再任一年,不出意外,任滿後定是調回京中,那麼趁此一年功夫倒是能好生布置一番,好使來接任者不至於忙亂。然而這段時間知府等人動作頻頻,怕是又得了什麼新指示,他們畢竟不知聖上打算,這才急著想將我弄倒,好換他們的人。人一旦急了就有昏招,昏招同樣是狠招,為父職責所在,兼之身為朝廷命官他們有所顧慮,但你們就不能留在這兒了。為父之軟肋唯你二人,若他們對你二人動手,為父便是後悔亦晚矣。”
“義父要我們上京?”林青筠止不住皺眉,只因一旦上京便要去賈府,實在是令人頭疼的地方。
“爹爹,我不走!”黛玉聽得此言越發擔憂,越發不肯輕易離開,她已沒了母親,不能再沒了父親。
“玉兒聽話。”林如海將內外利害一一分析與她二人,末了說道:“話雖如此,卻也不會立刻讓你二人馬上就走,總得有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再者說,你們上京不過是先行一步,不多久為父便回京了,那時咱們一家三口自然團聚。”
黛玉雖仍不情願,卻也不願做父親拖累,只得含淚點頭。
林青筠猜測著林如海所說的“理由”,見黛玉妥協,不失時機的說道:“義父放心,我會好生照顧妹妹。此番若去了京城,先把咱們家的宅子收拾出來,等義父到了京城一切都已妥當,再不必費心半點的。”
青筠如此只為不住賈府,一來她本就不喜賈府,人多嘴雜應付起來實在耗神費力,二來她到底不是正經親戚,住著始終彆扭且不自由。若她將林家宅子收拾出來,平日裡住著,隔十天半月也能接黛玉回去住幾日,讓人知道黛玉並非無家可歸投奔去的,正經的三品大員之嫡女,省得賈府那起子小人亂嚼舌。
林如海領悟其話中之意,看她一眼,終究是含笑道:“也好,你一貫仔細周全,玉兒有你看著我也放心。”
第9章 元宵節後賈母接人
元宵節榮國府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