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4/4 頁)
前先吃點甜的東西。”他忽然在身上搜了一遍,從衣兜裡摸出兩片口香糖來,“就剩這個了,喏,你一片我一片。”
劉寄語呆呆地接過還帶些溫度的綠色薄片,機械地跟著對方一起,拆包裝,放進嘴裡。
薄荷味瀰漫口腔裡各個角落,涼絲絲的。或許真的是糖分起了作用,他忽然覺得鎂光燈也沒有那麼可怕。
那個味道隨著記憶一起彌繞在心裡,久久不散。
他扶了扶滑下來的黑框眼鏡,有些靦腆地勾著嘴角,忽然也在自己衣兜裡掏起來。自那之後,他總會隨身備著的。
他把一片綠箭遞過去,自己拿了一片在手上。
“你一片我一片。”
第122章 第 122 章
“你說劇本的標題叫——”
“《新編賣羊肉串》嘛。”
舒曠翹著二郎腿坐在沙發上,才翻開第一頁,餘光看到沈攜爪子按嘴上像是在笑。
“怎麼了?”
沈攜勾著嘴角,伸手過來:“給我看看。”
掃了一眼就確定了,不是同名。
他笑意更濃了:“他們可真敢的……”
節目組不是沒有安排過改編劇,但改編這麼喜聞樂見深入人心的小品還是第一次。拿版權是一難,二難則是這小品太過經典,原版兩位演員已經把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又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後來者很難超越。
在節目組的聲譽跌到谷底的時候讓這個劇目上,不是天真地以為能討好觀眾,就是打算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了。
應該是後者。
在這次的劇本中,標明“演員自行發揮”的地方極多,顯然是要鼓勵選手發揮自主性和創造力,
塑造出跟原小品不一樣的感覺來。
沈攜原想給舒曠找來原版影片,但現在改變了主意。既然是要創新,那麼從空白出發更好。
“劉寄語的能耐你知道吧?”沈攜問。
“20歲的在讀碩士,還是數學系,每次見到他都有膜拜的衝動。”舒曠從小對公式只有倆字:頭痛。
“……我是問演戲。”
“對對,演戲,他會‘心算’,你說他是不是走錯考場了?”
“……具體怎麼辦到的不知道,他的‘心算’好像可以透過演員以前的表演風格和習慣,預測接下來的表現;所以他的表演,經常有一種遊刃有餘而恰到好處的感覺。與其說是一種狀態不如說是一種技能。”
“對對,他跟我一起搭檔的時候就整天說著什麼機率機率的。他猜我要做什麼動作什麼眼神,猜得準準的,簡直神了。”
“他可以模擬助演的反應,相當於增加一倍的排練時間;尤其現在大家的時間都緊張,他的優勢會更明顯。”
PK戰中雙方的助演都是同一組人,分身乏術,雙方只能輪流與助演排練;這意味著有一半的空餘時間,兩個選手都只能獨自琢磨。
見舒曠用力點頭,沈攜笑了笑:“不過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