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有發現有什麼不同的。
從手面傳來的劇痛把思嘉的幻想打斷,原本興高采烈的他一下子又萎靡下來。
“不管了,無論怎樣,最起碼體力徹底恢復了。還是先想想怎麼能夠走出這邊山林吧。”
“對了,剛才那兩隻鷹去哪兒了?”
不得不佩服思嘉的神經如此大條,轉變的如此迅速。
抬頭望去,天空已經找不到那兩隻鷹的身影了。
“可惜了,要是再有幾個這樣的果子豈不更好?
正在思嘉又開始他的美好時,一聲鳥鳴又在耳邊響起,只見就在思嘉不遠處的一棵樹頂上,剛才的其中一隻正用一雙眼睛緊緊地盯著他。
“我靠,不是吧,哥們,你別這麼小氣成麼?不就是吃了你的一個果子麼,再說了,你又不是吃素的主,果子反正我已經吃了,全當送給我不成麼。”
話音還沒有落地,之間那隻鷹振展雙翅眨眼間落在了剛才還沒有收拾好的帳篷上。似乎在用不屑的目光嘲笑著思嘉。
而此時,思嘉也在從頭到尾的打量著這隻鷹,思嘉覺得,眼前的這才叫鷹嗎,那些動物園的鷹哪有如此犀利的目光。
“老天,不是吧,”思嘉大聲的喊道。“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海東青?”
縱觀此鷹,頭部為白色,頭頂具有粗著的暗色縱紋,上體灰褐色到暗石板褐色,具有白色橫斑和斑點,尾羽白色,具褐色或石板色橫斑,飛羽石板褐色,具斷裂的白色橫斑,下體白色,具暗色橫斑,更為主要的是這隻鷹有著一雙白色的爪子,宛如白玉一般。
難怪思嘉如此的驚訝,要知道海東青可是十萬只鷹裡面才能出現一隻啊。這可是比什麼都要罕見。
要說思嘉能認出這隻海東青,還得歸功於他姥姥。他姥姥是滿族人,從小都愛給他講關於海東青的典故。
海東青是一種性情兇悍的猛禽,是禽中之王。海東青又有海東青鶻海青海青少布白鷹玉雕玉爪雕白玉爪青雕等稱謂,其中尤以稱作“玉爪駿”者最為貴重。
海東青不僅是勇悍的獵鷹,同時也融化到滿族的文化之中。金代一位詩人把海東青撲擊天鵝的場面描寫為“搏風玉爪凌霄漢,瞥日風毛墮雪霜“,表現了對海東青以小制大堅毅勇猛的讚譽。考古工作者在興凱湖地曾經發掘出骨雕鷹頭,距今約六千餘年。在金上京古城東女真墓群中,發現了以海東青捕捉一隻飛翔的天鵝為紋飾的鎏金銅帶挎。另外,在我國現存的古樂譜中,有“海東青拿天鵝“的琵琶曲譜。民間兒童遊戲中有“老鷂子叼小雞“活動。在吉林敦化一帶流傳的《阿瑪有隻小甲昏》的歌謠:“拉特哈,大老鷹,阿瑪有隻小角鷹。白翅膀,飛得快,紅眼睛,看得清。兔子見它不會跑,天鵝見它就發懵。佐領見了睜大眼,管它叫做海東青。拴上綢子繫上鈴,吹吹打打送進京。皇上賞個黃馬褂,阿瑪要張大鐵弓。鐵弓鐵箭射得遠,再抓天鵝不用鷹。“這些都是滿族民族精神的藝術體現。康熙皇帝曾寫詩讚美海東青“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屬海東青“
想到這裡,思嘉不禁砸吧砸吧嘴。突然一個大膽的想法湧上心頭,只見思嘉慢慢地靠近這隻海東青,伸出手,想要摸一摸。就在馬上快要碰到海東青的時候,海東青突然大叫一聲,帶著威脅和警惕的目光望著思嘉,不遠其褻瀆它空中王者的尊嚴。
“嘿嘿,別那麼大的脾氣麼。我們家的雪兒不也經常這樣被我摸?”
汗。思嘉這廝也真夠無恥的,能把海東青和他家那隻幾百塊錢的京巴狗相比麼?
思嘉訕訕的把手給縮了回去,撓撓頭。嘿嘿一笑。
“要是我能把這隻海東青養起來當寵物該多好。”
想到這裡,思嘉扒了扒行李,拿出一樣東西,開啟包裝,遞到了海東青的面前。
“我說哥們兒,商量個事兒如何,這是我最後一根火腿腸了,我都不捨得吃,讓給你,你讓我摸摸你如何?”
海東青連看一眼都不看,一聲啼鳴,展翅飛到空中,慢慢消失在思嘉的視野當中
“我靠,你丫牛逼什麼,不就是一隻破鳥麼。老子也有。”
說完這句話,思嘉解開褲子,來到昨天生火的地方。“嘶”隨著一聲清香,冒出一股子白煙。
“貌似有點上火,這味兒真的刺鼻”
放了一通水思嘉還有點不放心,又在周圍找了點土,把昨天燒的火灰,徹底給掩蓋起來,又壓了幾塊石頭,拍了拍手。收拾好帳篷,準備繼續尋找出山林的路。
就在思嘉將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