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蕭淮沒有察覺她的異樣,往下道:“我讀到祖父的日記才知道這一段往事,也花費了一些時間確認蘇女士已經去世,洋房的地址就是鎮寧路521弄。”
“我知道1949年後內陸實行土地資產重新分配,導致洋房現在落在你的名下。請你把洋房轉賣給我,這是我能為祖父所做的唯一一件事。”
林霂聽完,視線從蕭淮的臉挪回記事本,用力地握住筆,指節泛白,寫出來的每一個字都力透紙背。
“蘇女士全名蘇綃,是我的外婆。”
“無意冒犯你,你的祖父在瑞士結婚生子,我的外婆卻在國內一輩子終身未嫁。”
蕭淮臉上露出驚訝的神色。他想追詢更具體的細節,手機遽然一陣震動,他選擇拒聽,手機再度震動,這回他接通了電話,此時林霂看看時間,九點整。
處於通話中的蕭淮說的是德語,顯而易見在處理工作事務,林霂低下頭,在記事本里又寫下一段話。
“外婆留下遺囑,凡遇見蕭姓之人,一律不與之來往。我無法將洋房轉賣給你,請見諒。”
林霂擱筆,果斷地下了車。
第3章 再相遇
林霂當晚接到關怡的來電,好友開口第一句話就猶如平地驚雷:“你和大人物勾搭上了啊?”
林霂:“……”
“我今天撥通蕭淮的辦公室電話,邀請他吃晚餐,他竟然回答‘我和林霂也算是朋友,不必客氣。’” 關怡驚歎道,“你坐過他一回車,怎就成為他的朋友?”
林霂簡單地描述一遍搭上順風車之後的事,完全沒有提賣房子時發生的意外:“你想多了,這是拒絕飯局常說的客套話。”
“起初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只好再次感謝他送你回家,結果你猜他說了什麼?”
“猜不出。”
“試試嘛。”
“不試。”
“他說,‘林霂下車的地方有個小水坑,司機應該把車子多挪一米’。”關怡笑嘻嘻道,“我覺得,他好像對你有點意思。”
林霂默了幾秒:“他記錯人了,鎮寧路路口沒有坑。”
“啊?!”
“不說了,我要去醫院值班,有空再聊。”
話是如此,林霂走到鎮寧路路口揚招計程車時,不自覺往地上多瞅了幾眼——路面平整,哪來的坑?怎麼可能有坑?
有輛計程車駛來,她拋開雜念迎上去,完全沒有意識到高跟鞋踩在一處小小的水窪,細泥濺了起來,弄髒鞋面。
也許是樓市處在低谷期的緣故,林霂又回到接待買家看房、結果不了了之、繼續接待買家看房的生活狀態。
臨近年底,莫名其妙的來電漸漸增多。連續兩天,她值夜班沒有留意手機,下班後發現有幾通陌生的未接電話。
號碼所在地:慕尼黑。
響鈴時長:四十八秒。
她毫不猶豫把號碼拖入黑名單,打上標記:透傳欺詐。
稍後,林霂的休假申請被醫院批准,她開始準備旅行事宜,去銀行兌換歐元,申請信用卡額度臨調。
銀行大廳的電視正在播放新聞,與蕭淮相關的兩條新聞。
第一條,數家外資投行策略師紛紛預測中國第四季度製造業資料極有可能強勢走高,澳元受中國經濟正面影響,觸底反彈。
第二條,在德意志投行中國區分行的主導之下,國內兩家商業銀行完成併購。
林霂知道蕭淮停止看空澳元,但不知道併購的意義,用手機搜尋新聞點評,瞭解到商業銀行的併購有利於資產重組、化解不良資產、增加利潤空間。
她心血來潮,在點評欄追加一條評論:不、明、覺、厲。
櫃員為林霂辦理完業務,隔著玻璃窗問:“女士,還有什麼可以為您服務?”
林霂本想說“不”,改而問:“如果我想投資澳元,應該如何操作?”
櫃員迅速說出一段公式化流程:先外匯戶開戶、再簽約外匯實盤交易協議、再申請開通網銀……
林霂沒聽完就被繁瑣複雜的流程繞暈了。
她挫敗地離開銀行回家,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投資有門檻,智商被碾壓。
該動態收穫了許多點贊與留言,其中一條評論來自關怡:“親,來投資美林醫藥的股票吧!”
林霂邊掏家門鑰匙邊打字回覆,湊巧來了新朋友驗證訊息,手一滑,誤點“新增”。
微信介面立即彈出提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