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大夫人心裡陣陣暗喜——老夫人一向慷概大方,這紅包的份量只多不少!
但見瑞瑩嫣先規規矩矩地給老夫人磕了個頭,道一句“瑩嫣謝祖母恩典”,才雙手接過紅包。
二夫人笑了笑,藉著攏發的當頭,瞥了旁邊伺候的常媽媽一眼,常媽媽立時從懷中取出了一個褐木匣子,交給二夫人。匣子雖小,但勝在精巧,銜口以蓮葉作封,匣蓋上雕琢的並蒂蓮花栩栩如生。
“瑩姐兒滿十生辰,出落得更水靈了。”二夫人笑著開啟褐木匣子,原是一串緋色瑪瑙綴紅石玉嵌金絲掛串,每一顆瑪瑙珠子都有拇指蓋般大,紋路各異,正中的紅石玉雕著狐狸戲菊花的圖樣,菊花以金絲點綴,瓣瓣生香,“這是叔母的一點心意,雖不是什麼稀奇物件,但也是託人送往飛龍寺,請飛龍寺的高僧開過光的,願瑩姐兒平平安安。”
“瑩嫣謝過二叔母。”瑞瑩嫣福了福身子,才接過二夫人的禮物,將匣子合上,交給丫鬟鳶茱捧著。
瑞三娘送的是一把繡了大紅牡丹的團扇,瑞瑩嫣笑著收下了。
瑞四娘送的是一個小荷包:“二姐姐,這是我做的小荷包,希望二姐姐喜歡。”那小荷包是用藍粉色百福錦緞裁製而成的,一面繡了兩朵牡丹花,一面細細繡上了一行小字,乃是“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只因瑞四娘年歲尚小,手法還是稚嫩了些。小荷包散著牡丹花香,略鼓,卻是有個夾層,裡頭縫進些許牡丹花瓣的緣故。小荷包另一端還用五色絲繩打了個小小的瓔珞,取平安之意。
二夫人繡工好,瓔珞也打得漂亮,瑞四娘這點手藝,多半是跟二夫人學的。
“二姐姐很喜歡,謝謝四妹妹。”瑞瑩嫣接過小荷包,先看了看,又掂了掂,再聞了聞,“四妹妹手兒真巧,這荷包竟還散著奇香。”
旁人可不知瑞四娘為了這小荷包費了好些功夫,只聽“奇香”二字,臉色便各有不同。
瑞三娘是妒忌,公夫人卻是驚疑。
要知道,用香料害人,在後院陰私裡,可是頂頂慣用的招數。公夫人自然是害怕瑞四娘送的這小荷包用什麼害人的東西的。公夫人想,四娘還小,多半是老二家的暗地裡指使,可礙著老夫人在跟前,不好顯露,便暗暗下了心思,等待會人散了,勢必要拿剪子剪碎了這小荷包,盡數燒了。
瑞四娘彷彿不知瑞瑩嫣一句話給自己帶來了什麼,樂呵呵地笑著,獻寶似的又掏出了個小荷包,捧到老夫人面前:“奶奶,這是四兒給您做的,希望您喜歡。”
這小荷包也是用藍粉色百福錦緞裁製而成的,一面繡了兩支紅梅,一面也細細繡上了一行小字,卻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小荷包另一端同樣用五色絲繩打了個小小的瓔珞,取平安之意。
只是瑞四娘小臉微微一皺,有些不好意思:“奶奶見諒,四兒找了花房的管事婆子要臘梅枝,可那婆子說臘梅根苗小,耐不得折取,四兒只好教人搬了盆牡丹花回去,與二姐姐的小荷包一樣,製成夾層,縫了些牡丹花瓣,可香可香啦,不比那燻了香料的差!”
老夫人很是喜愛,拿在手裡便捨不得放下。
公夫人卻是眼神愈發隱晦,原想這四丫頭就是個心眼多的,手段厲害,在今天這個得利長房的大喜日子,也能踩著二閨女的風頭借花獻佛——道什麼婆子說不得折取,活脫脫地給老夫人上眼藥,責罵那花房的管事婆子輕怠二房呢!道什麼不比薰香差,可不就是堵了二閨女那一句“異香”,將自己摘乾淨了麼!
“四娘可真有心,伯母瞧著都羨慕了。”公夫人道,“弟妹也真是的,四娘還小,這字……認得辛苦罷?”
老夫人笑問:“四兒,你是如何知曉這幾句詩詞的?”
“父親教的!”瑞四娘應得飛快,“可是四兒弄不來,只好央著母親幫忙繡字……不過,其他的繡工都是四兒一個人做的哦!”
“夫君閒來無事之時,便愛提筆練字、修身養性。”二夫人滿臉無奈,口中卻帶著驕傲,“偏巧四兒這丫頭看著好玩,吵著要學,夫君耐不過這丫頭,得了興,才手把手教她練幾個大字。”
“那可好,老二的字本就不錯。”老夫人道,“只是你如今身子重,這點繡活交由那些個針線房下人們做也不打緊,仔細眼睛。”
言下之意,就是要二夫人仔細肚子裡的孩子,不要總是費心思、費心神教閨女繡活和打瓔珞。畢竟針線屬利器,利器性帶肅殺,於胎兒無益,教人忌諱。
“母親說的是。”二夫人笑著應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