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4/4 頁)
挖金礦
其二,不管是出版也好,拍電影,衍生版權也好,首先陳銳要把自己的冒險、尋寶故事以網路小說,實體書的形式寫出來。
讓讀者透過網路小說,實體書來看到陳銳這些冒險、尋寶故事,從而讀者對《我的冒險尋寶日記》小說或實體書中陳銳的冒險、尋寶情節產生非常大興趣和喜愛,轉化成一股粉絲效應。
這種粉絲效應簡單來理解。
粉絲非常喜歡陳銳的《我的冒險尋寶日記》小說,從而對改編自小說中的尋寶、冒險故事的電影、遊戲非常感興趣,期待,再衍生到周邊;dvd收藏,主題公園等等。
透過小說,實體書吸引讀者產生的一股強大的粉絲效應,然後透過專業的運作,形成一條集網路連載、電影,衍生版權的文化鏈條。
所以,陳銳要將自己冒險、尋寶故事轉化成實際利益,首先要從網路小說、實體書開始。
這轉化的實際利益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將是百億美元級別的。
好萊塢索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改編以陳銳尋找‘幸運號’沉船的故事《尋找沉沒的西班牙運金船……幸運星號》。
全球收穫6億多,將近7億美元的票房,給索尼/哥倫比亞帶了2億多美元的收入,陳銳拿不到一分錢。
受到索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拍攝《尋找沉沒的西班牙運金船……幸運星號》大獲成功的影響。
全世界眾多的電影公司正打算把阿卡人、印加帝國的寶藏、聖瑪麗亞。福爾摩沙號上的幽靈、中國國寶夏代青銅器等陳銳一系列冒險、尋寶的故事改編出來。搬上銀屏。
拍攝得最快的中國導演鄭秀全,製作成本不到400萬,用了不到半個月時間。將陳銳與聖瑪麗亞。福爾摩沙號上幽靈的故事改編拍攝出來。
拍攝週期不到半個時間,製作成本不到400萬,可想而知,這部電影的質量,粗製劣造。
事實上,導演鄭秀全並沒有想過拍得多好,他只是想利用陳銳的名氣以及聖瑪麗亞。福爾摩沙號上的幽靈在世界上極大的關注來圈錢。
他成功了。
陳銳的名氣以及聖瑪麗亞。福爾摩沙號上的幽靈受到的全世界極大關注使得這部電影以不到400萬的成本。票房賣到3000萬。
他這樣做,敗壞了陳銳的名譽。利用陳銳的名氣圈錢,陳銳同樣在這部影片中拿不到半毛錢。
陳銳的名氣和陳銳一個個的冒險、尋寶故事就像一座無主的金礦,全世界眾多的電影公司都來挖掘。
靠著陳銳的名氣以及陳銳在世界範圍傳得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