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1/4 頁)
杜寶茗這才放了心。 過了半晌,杜寶茗的神情才漸漸的平靜了下來。他拿起驚堂木狠狠一敲,大聲叫道,“來人呀,將這個刁婦給我拷上!”立刻上來兩個衙役拿著刑具走上堂前,將宋氏給牢牢的拷住。
寶寶臉色平靜,心裡卻一陣窩火。他緩緩走下高臺,站在宋氏的面前。他拿腳狠狠的踢了地上的宋氏一腳,沉聲說道,“沒有三兩三,我還不攬這瓷器活呢。想跟我鬥,你還得回你那個狐狸洞去多修煉個一百年。”他對藍吩咐道,“帶上手套,把那狐狸的皮給剝下來。”
藍領命後,帶著手套,走至宋氏的面前,將她臉上貼著一層人皮面具給狠狠的撕了下來。見此情景,大堂上的眾人實在是有些震駭,“啊……,怎麼會是這樣的?”
“這……這是怎麼回事情?這宋氏究竟是什麼人?”刑部尚書華玉驚詫的問道,他那寧靜明亮的眼神緊盯著寶寶的臉頰,似乎想瞧清楚寶寶的臉上藏著什麼秘密。
寶寶忽然面露鄭重之色,看著華玉說道,“華大人,可還記得”千面狐狸”?我們追捕了多年的那個拐賣孩子的人販子。”
華玉聽著這句話後眼睛一亮,訝異道,“難道這個宋氏………就是那個千面狐狸?”
寶寶微微頷首,突然說了一句,“天啟二十二年三月,京州丟失的孩子,與她有關。”
華玉一聽此話,從座椅上站了起來,死死的盯住寶寶,問道,“你的意思是……?”
“正是她做的!”寶寶看著華玉,肯定的點了點頭。
堂上眾人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覷,不知道這護國侯杜寶寶與刑部尚書華玉之間在打什麼啞謎。除了寶寶和華玉,只有杜寶茗聽懂了他們的話語,寶寶的意思是說,“天啟二十二年三月,華玉被人迷暈帶到北洹。有這千面狐狸一份功勞。”
這“千面狐狸”今年已是五十多歲的人了,行走江湖數十年,從來沒有失手過。她行走江湖從來不以自己的真實面目現世,形象總是千變萬化,所以江湖上稱之為“千面狐狸”。“前面狐狸”此人,擅長製毒用毒,自身更因為接觸過多毒藥而致終身不育。但她不僅不懺悔自身的罪孽,反而遷怒到世人身上。四處拐帶、擄掠他人子女,用於製藥,或者賣與娼家為奴。多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的子女被她拐賣,殺害。官府通緝她多年,但卻一直沒有抓到她。沒有想到,此次在刑部大堂,被寶寶識破真面目。
其實為池田山翻案也有其他法子可用。寶寶只是為了不打草驚蛇,救出“千面狐狸”身邊拐帶的孩子,才制定出這樣一個方案。先將孩子帶離她的身邊,才捕捉“千面狐狸”。若不是顧忌到“千面狐狸”拿孩子為質,根本不需要做什麼“滴血認親”。
“廢掉她的武功!挑斷她的手筋腳筋,讓她再也無法出去害人。”華玉走下高臺狠狠的踹了“千面狐狸”一腳。命衙役將“千面狐狸”打入死牢,好好看押,不得有誤。
寶寶走到池田山的面前,微微一笑,說道,“恭喜池大人冤案得以昭雪!這些日子以來,你受了不少委屈。……自古以來,邪不壓正,總有云開日出之時。”寶寶轉過頭看著吏部侍郎林賢德說道,“林大人,如今真相大白,池大人確係被人誣告陷害。既然所有罪名俱不成立,那麼池大人也應該官復原職才是。林大人,你說對嗎?”
林賢德吱吱唔唔的說道,“這個……這個……。侯爺說的是。只是京州府通判一職已……。”
“龔大人!”寶寶打斷林賢德的話語,轉頭對著御史大夫龔霖凡說道,“本侯以為此次對待池大人一案上,吏部某些官員亦有舞弊之嫌,更有不德之行。龔大人應派人徹查才是。”
龔霖凡起身恭敬的應道,“侯爺說的是,下官一定會徹查此事,彈劾舞弊,無德之官員。還池大人一個清白!”
☆、122分工協作
天德七年二月初一巳時;國事處會議廳大門緊閉,護國侯正在裡面主持召開每月一次的國事處例會。國事處所轄各部門督辦以上官員均準時出席。
寶寶坐於首位,也不著急,手捧著茶盞輕輕的啜著,像往日一樣擺著沉穩的譜兒。見場中都安靜下來後。寶寶掃視了在場的眾人一眼;神情平和的出聲說道;“各位國事處的同仁;今日是每月一次的例會。各個部門的負責長官不僅要彙報總結上一個月完成的工作情況;還要談談自己所轄部門下一步的計劃。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阻礙。如有需要本侯出面解決的問題;或者需要其他部門配合的;都在會上提出。本侯希望,諸位有什麼意見、建議都在會上當面